『親愛的房客』- 二刷觀後感 (有雷)

看到預告時覺得這部電影是我最害怕的那種基調黑暗且哀傷的同志片,畢竟他的題材是講的是同志伴侶一方過世後,留下來那一方的處境,還有小孩子邊哭邊被帶走的橋段。有點類似電影”是誰先愛上他的” + 日劇”Mother”的綜合體。感覺是…看完心情會很不好的片。通常這樣的電影我會選擇等MOD上了再看,感覺在客廳用小螢幕觀賞,得到衝擊比較不會這麼大。之所以會進電影院看這部片,一來是因為看到徐鈞浩大推,二來是追完刻在的各種影人活動時感受到國片在資源匱乏下的艱辛和電影工作者為之付出的努力,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進電影院支持一下票房了。

觀影途中我忍不住掉了好幾次淚,口罩濕了又乾乾了又濕的。但並沒有如我擔憂的心情會變不好,看完的感覺其實是療癒的。

故事主角林健一(莫子儀飾)是住在同性伴侶王立維(姚淳耀釋)家頂樓加蓋的房客。在伴侶過世後,他留下來繼續照顧著立維與前妻所生的兒子悠宇(白潤音飾),以及立維患有糖尿病不良於行的老母親周秀玉(陳淑芳飾)。

圖片取自親愛的房客官方臉書

開場的戲發生在農曆春節,健一在廚房裡獨自忙活著。立維的弟弟立綱(是元介飾)回家過節,從對話中可以發他上一次回家至少是五六年前的事了,難怪悠宇對他很陌生。

秀玉帶著立綱和悠宇拜祖先,為過世的父親和哥哥上香。

健一正好端著湯走出來,看到這幕愣了一下。雖然沒有說什麼,但眼神中帶了些落寞。把東西放下後也默默在後面雙手合十跟著拜。

這一小段戲可以看出健一在這個家的處境。雖然他扮演著如同”媳婦”的角色,但並沒有被認可是一家人,拜祖先沒有他的份。甚至他把菜煮完後就獨自返回樓上,連同桌吃飯的資格都沒有。

小悠宇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偷偷地拿了一碗湯上樓去找健一。在悠宇心中與根本不熟的親叔叔相比,健一才是他想要一起團圓吃年夜飯的家人,健一的付出並不是都沒有反饋的。天台上健一喝著熱湯,小宇在旁邊陪著的一幕,讓觀眾看了都能感受到健一心中暖暖的溫度。

正如導演說的,這是一部溫柔地描寫家的電影。

電影的基調就是如此一貫的溫柔,甚至把悲傷,把痛楚,把黑暗面也都用溫柔加以包裹,連殘酷都給得很溫柔。

時間一下跳到半年後,周秀玉過世了。

趕回家的立綱發現健一收養了悠宇,又發現祖厝登記在悠宇名下時,對健一這個人開始產生了懷疑,便訴請警方和檢調對周秀玉的死亡展開調查,發現她的死因可能是攝取過量毒品造成。

釐清案情的過程中我們會看到大眾如何用歧視和偏見去看待健一這樣處境的人。

其一是檢察官(謝瓊煖飾)問健一: “王立維過世之後,你都沒有想過要搬走嗎?”

健一反問: “如果我今天是一個女生。我的先生過世了,我繼續照顧他的家人。你還會問我一樣的問題嗎?”

對呀。為什麼大家覺得丈夫死了,媳婦繼續照顧公婆是應該 (這其實也不理所當然)。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同性伴侶的身上,他選擇留下來繼續付出,就被預設是別有用心呢?

其二是警方將健一帶到警局訊問。檢視通聯記錄的時候發現健一曾下載了約炮軟體又刪掉。

刑警(吳朋奉飾)對健一說: “你收養一個小男孩,還去找男人約炮。這樣很不妙欸!”

言下帶有的暗示不言而喻。

其三是警方跑到健一任職的鋼琴教室蒐證,在學生家長間迅速地傳起流言蜚語。原本熱情親切的學生媽媽和同事變得對健一敬而遠之,班主任也因為要顧及家長的觀感,將他的學生都換給別的老師教了。

其四是立綱把小宇帶去做心理諮商,因為他懷疑健一對小宇可能有家暴或性侵的行為。健一對這一連串莫名指控感到很崩潰,他想要跟立綱好好談談卻被拒絕。

立綱對他說 : “我只剩下小宇了! 我不能讓他在不正常的環境長大!”

健一聽到這句話愣住,半晌才找回言語:

“我全心全意的愛著這個孩子。”

“跟你一樣。”

“這有分什麼正常和不正常嗎?”

說著這段話的健一語調平靜,一字一句堅定地陳述。雖沒有過分激昂的情緒,但從他眼眶裡含著的淚和眨也不眨死盯著立綱的眼神,可以感受到這樣的質疑對他來說,是莫大的侮辱和傷害。

其實我本來也相信健一是不會去約炮的。

他下載約炮軟體又刪掉就是表示他曾一時寂寞動過念頭,但冷靜下來覺得不好才又把它刪掉沒有付諸實行。

沒想到健一是真的有去約炮!!

他的約炮對象叫做Eric /尤士軒(王可元飾)。警方找到人的時候發現他持有毒品,他也招供他曾經賣一種叫芬太尼的毒品給健一。

為了證實這個約炮,一段激烈露骨的性愛場面猝不及防的出現了。

我當下看到的想法就是又來了又來了又來了

又!來!了! (翻桌)

為什麼這麼愛露骨床戲啦!!!

我知道這段安排是有用意的,監製楊雅喆和導演鄭有傑在金馬會客室的訪談中有提到: 黑暗面是為了將健一這個角色塑造的更立體。他不是聖人,也有自己的慾望。而演員在這段表演也把情緒帶得很飽滿。健一抱著Eric,發洩後的喘息慢慢地變成了哭泣。Eric臉上的表情也從愉悅轉變成憐愛中帶著一絲悲憫,回抱著健一溫柔的撫著他的頭髮說: “我在這裡。”

比起生理慾望的抒發,這場性愛對健一來說可能更多的是心靈層面的宣洩。他的哭泣也許是覺得愧疚,也許是感到空虛,又或者是從一肩扛下無人傾吐的壓力中短暫解放的情緒崩潰。

(鏡頭從痛哭的健一轉回到Eric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也在哭。顯示這兩人其實是互相尋求慰藉的寂寞人。)

確實啦,這短短的一場戲可以讓觀眾把健一這個人腦補得更加完整。但…用隱諱一點的方式表達不行嗎…

回歸正題。

至此健一幾乎是罪證確鑿,難以再做辯解。就在檢察官跟他說: 如果繼續保持沉默,可能會傳喚悠宇或其他證人的時候,健一突然開口了: “我要認罪。藥是我買的,人也是我殺的。”

在他的告白聲中,導演開始將這隱藏起來的半年,發生了什麼事一段一段揭開。

故事的全貌也漸漸拼湊起來。



如果說前半段重點放在同性伴侶在社會上的處境和面臨的問題的話。後半段的故事可以說跟跟同性或異性沒有太大關係了。純粹是在描述家,描述愛,描述沒有血緣的家人之間的羈絆。

這邊開始我想從演員和角色的角度來切入。

首先講到陳淑芳飾演的阿嬤,周秀玉。

圖片取自親愛的房客官方臉書

藝齡60年的陳淑芳演技沒話說,演繹秀玉的各種樣貌彷彿都是信手拈來,說服力十足。

(更讓人佩服的是,從訪談可以得知: 即使出道這麼久,淑芳阿姨都還是勤勤懇懇的做足角色功課。比如這次她也去拜訪了現實生活的糖尿病患者,請他們跟她分享心情和經驗。)

戲看到後來我們會發現秀玉因為長期病痛導致藥物成癮,時常將止痛藥當作安慰劑大量服用。讓健一收養悠宇也是出自她的授意,可能是因為知道自己身體撐不了多久,想要找人照顧小宇。另一方面也算是對健一的認可,至少比起親生兒子王立綱,她認為健一是更值得信任託付的對象。

這個角色主要表演的兩個重點: 一個是她對於健一的複雜情感。 另一個是則作為被病痛纏身的老人家的心理狀態。

這兩個部份我認為都掌握得非常好。

對於健一,她一開始用的是一個惡婆婆的姿態。對他的付出從不言謝,不給好臉色,甚至還會口出嘲諷。我一刷的時候被她表現出來的刻薄嚇到,甚至有點摸不著頭緒。何以電影剛開始她在兒子已經過世五年後仍未釋懷,卻在人生最後半年的時間對健一盡釋前嫌。

二刷的時候我才終於看懂,也許立維剛過世的時侯她確實怨恨怪罪過,但這五年健一的無私付出她都看在眼裡,就像她後來對健一說的: “其實我內心早就已經不怪你了。”

回推到劇情一開始討論房產處理,那時候她對立綱說了一句:”我也有我的打算”。當時應該已經做好要把房子過戶給悠宇,並讓健一收養悠宇的決定了。

那為什麼還要表現的對他那麼壞呢?

我覺得一來是出於自尊心,拉不下臉從疏離轉變成親密;二來則是因為害怕,健一跟他們之間畢竟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法律約束。他其實沒有那個責任和義務一輩子守在她們祖孫身邊,於是為了綁住健一,她利用情感勒索的方式,時不時挑起健一對立維的死的罪惡感。

“你做的很不情願是不是,那你可以不要做啊。”

“你以為你做這麼多,我兒子就會活過來是嗎?那是不可能的!”

“你害死我兒子,現在又要害我痛死是不是啦。”

百般挖苦的表面下隱藏著害怕被拋棄的心,於是秀玉用各種胡鬧撒潑或無端指責來提醒健一: 都是因為你,我過得很不好! 你要一直陪在我身邊,不可以丟下我!

一直到秀玉在某天夜裡因腳傷發作送急診,她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在人生的最後倒數階段了,才終於將武裝防備的面具徹底卸下。除去武裝的她,一下子變回了很可愛的阿嬤。

我們才發現她根本是很中意健一的。

在病床上無預警地冒出一句: “其實你生的真緣投,難怪我兒子喜歡你。”

健一: “蛤?” (莫子儀這幕呆萌的臉好可愛)

在收養判定的法庭上,也因為處於嗑了藥有點ㄎ一ㄤ的狀態,一直用一臉姨母笑看著健一,連法官喊她都沒注意。真的是符合所謂”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

後面的假裝腳痛討藥吃,被發現還耍賴,截肢手術前反悔要健一帶她回家,不去醫院卻要健一想辦法讓她不要這麼痛,其實都是對家人才能展現的任性。

在她人生的最後一刻,她讓悠宇不要叫健一起床。一來可能是有求死念頭,知道健一不來的話可以騙悠宇聽她的話,二來應該也是真正的心疼健一,知道他平常很辛苦,不希望吵他,要讓他好好睡一覺。

隔天健一發現秀玉過世的時候在她床邊說的話,喊她的第一聲”媽”,是我覺得全場淚點最高的地方。

另一部分是對於久病患者的心理狀態。淑芳阿姨的表演相當細膩自然,你會相信這個阿嬤就是身邊真實存在的,甚至覺得他就是自己的阿嬤,然後更覺得心疼。導演在這部分的角色刻劃也非常寫實,一些行為模式和情緒反應都會讓人看了有: “對,阿公阿嬤他們就是會這樣!”的感覺。

周秀玉愛聽廣播,常常會賣藥的電台訂購偏方來使用。造成腳部的潰爛傷口越來越惡化,甚至到了必須截肢的地步。

秀玉對於此事相當抗拒,這從她之前去洗腎時看到隔壁床病人截肢的腳後的反應可窺一二: 原本她是躺在床上愜意的邊聽收音機邊一口一口吃著餅乾 (現實中糖尿病患者好像常常會這樣,在洗腎的同時報復性吃零食)。卻在那當下瞬間停滯,過了一會兒她望著手中餅乾,好像在看著一把淬毒的匕首。

而她為何有如此反應我們也可以從別的地方來猜猜。電影裡有一幕是去法院辦收養之前,秀玉坐在梳妝台前塗口紅、撥頭髮、悉心地打扮自己(就是上面那張劇照),桌上還放了一張她自己年輕時候的獨照。可以猜測她應該是個愛美的女人,甚至還有點小小自戀。這樣的她怎麼能忍受自己變成缺了一條腿的模樣,這可能比死還恐怖。

她拒絕動手術,但回家後傷口卻又痛到讓她反覆哀號,健一想要帶她回醫院,但秀玉對著他崩潰哭罵: “回醫院,回醫院吃藥,洗腎,鋸腳骨。我的病會好嗎? 你說啊? 不會嘛!! 每天吃藥洗腎還要被鋸腳骨,我的人生系安怎這麼悲哀? 我為什麼要活得這麼痛苦!!!!?”

“…我拜託你,不要讓我這麼痛苦好不好。”

確實,人走到那一步。每天承受痛苦且無止盡的治療,甚至要去除身體的一部分,只是為了維持生命。再也不能隨心所欲的吃自己想吃的東西,不能自由地走跳,這樣的人生真的還有意義嗎?

看這段的時候一直想到自己的長輩,也會想到自己老年的樣子。那種無可奈何和無能為力的處境讓人既心痛又害怕。

最後那段她發現自己失明的戲也演得很好。用失焦的目光,臉微微轉動的幅度,甚至是嘴唇的幾個抖動。把秀玉內心的震動,不想相信,但終於來到這一天的潛台詞都訴盡了。在悠宇去拿藥的同時,秀玉尋找著把臉湊近床頭櫃的檯燈。明明離光這麼近,她的世界卻只有一片黑暗,再也沒有光明。

認知到這個事實後,她抱著燈痛泣。也成為她最後求死的最後一根稻草。

再來講白潤音飾演的王悠宇。


圖片取自親愛的房客官方臉書

小宇給人的第一印象,厭世。他的厭世臉讓我們對於他生長於一個關係複雜的家庭這件事感到相當有說服力,可能是因為自小雙親不在身邊,他的行為舉止相當早熟,長輩們之間尷尬的相處情形他其實都看在眼裡,所以健一受委屈時他也總是第一個察覺。但他沒有多說或多問什麼,而是當一個乖巧的孩子,幫忙照顧行動不便阿嬤,做健一的小幫手(幫忙推摩托車、倒垃圾…)。

要不是一開口是非常稚嫩可愛的聲音,幾乎都讓人忘記他只是個9歲的小孩子。

演員白潤音現實中也是個非常早熟的小孩,有傑導演說跟他溝通就跟成年演員溝通一模一樣,甚至他也會對表演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真的是天才童星的感覺。而且他是為了這部電影才開始學鋼琴,但後來我在IG上看到他彈奏電影主旋律Haven,已經變得相當厲害了。

真是後生可畏。

講回王悠宇,我認為他是整部電影情感最不複雜的角色了。小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即便有他感到疑惑的地方,有他搞不清楚的事情。但他的情感表現還是非常分明的,喜歡就是喜歡,沒有那麼多的雜質。

從電影一開始一切都還曖昧不明的時候,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情就是小宇對健一的喜歡和依賴。即便沒有血緣關係,但在悠宇的心裡就是把健一當成是父親的角色。所以在學校老師問他簽名的林健一是誰的時候,他直覺就回答: “我爸啊”,被同學戳破的時候也才會惱羞成怒。

後面他被立綱帶去做心理諮商出來後第一次對健一發了脾氣,他質問健一的內容是: “你到底是誰!? 你為什麼有這麼多秘密!?”

之所以會這麼生氣也是因為有愛。小宇的心中一直都偷偷把健一當成爸爸二號,對於健一應該也有類似秀玉的患得患失。所以才會有收養前的那段對話:

小宇在穿衣鏡前問: “幹嘛要收養啊?”

健一邊幫他扣上襯衫的扣子邊說: “這樣我才能一直照顧你啊。”

小宇: “沒有我你應該比較輕鬆吧?”

健一愣了一下,把小宇轉了過來。揉揉他的頭說: “有你我會比較快樂啊。”

這段對話簡簡單單卻滿溢著愛。即使少了自由,即便多了枷鎖。但你是生命之光,是前進的動力,有了你生命才更加完整。

(這兩句對白據說是有傑導演跟他的小孩之間的真實對話。導演的小孩都這麼成熟感性的嗎!?)

收不收養對小宇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健一願意當他的爸爸這件事,但其他大人卻是把重點放在什麼房子不房子的。

那健一也是嗎?

他其實不想要成為他的爸爸,只因為想要房子才收養他嗎?

同時他也很氣的一點,是為什麼健一有很多祕密,別人知道他卻不知道。難道他不是健一最親近的人嗎? 心中認定的事情遭受挑戰以及親密感被背叛的感覺,促成了悠宇的怒氣爆發。

但小孩子的情緒來的快去得快,這個吵架對悠宇來說很快就船過水無痕了。

最後健一透過寫在作業簿裡的信告訴他一切的真相,悠宇雖然沒有對這件事做出正面評論。但故事的最後唱給健一的那首歌,他自己填完的那段歌詞其實就代表了他真正的想法。

你還會不會飛翔
我知道你也有翅膀
如果 飛去陌生的地方
淋了一些雨
會不會想家

你會很快樂嗎
我飛到你在的地方
我會很快樂嗎
在夢裡 一起回家

我聽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他是在跟健一說: 他還是愛他,還是把他當爸爸。趕快來帶他回家。

也因此這個結局對我來說是充滿希望的,即便現階段健一不能去把悠宇接回來身邊。但等悠宇長大有自己的行為能力之後,他們終會有重聚的一天。

這首歌其實也很有傳承的意義。最初的曲子是健一為立維作的,代表著健一對立維的愛和思念。立維死後,健一試著把這首曲填上歌詞,寫的卡關的時候一旁的悠宇還提了修改的意見。最後悠宇用健一教他彈的鋼琴,自彈自唱,把整首歌完成。這首歌的歌詞,也代表了小宇對健一的愛和思念。

整部電影都在敘述這樣纏纏繞繞迂迂迴迴的愛,就像片頭那裊繞在山頭,終年不散的霧嵐一樣。

最後就是莫子儀飾演的林健一了。

圖片取自親愛的房客官方臉書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第一個感想就是: 莫子儀好會演!

他把健一這個複雜的角色演的層次分明。我從未見過一個角色從頭哭到尾,但都還是讓我覺得說服力十足。雖然都是哭戲,但每一場都帶有不同的情緒,彷彿可以半糖少冰加珍珠一樣客製調味,這一場甜中帶酸,下一場苦中帶甜。但相同的是都極具感染力。

這個角色的話其實並不多,情緒起伏也很不很明顯。但莫子儀細膩的表演卻讓我們彷彿將林健一生命中的一切酸甜苦辣嘗了個遍,我懷疑即便沒有台詞,只靠眼神表情和肢體語言,他也能把每一場戲要表達的情緒很好的傳達給我們。

相對於單純的小宇,健一是整部電影最複雜的角色。大家一開始只覺得他是個被欺負的小媳婦,是個溫柔的爸爸。但隨著劇情推演,會發現他並非想像中完美無瑕的聖人,還隱藏著許多秘密。

但最後又發現其實也不那麼複雜。

健一就是那種奉獻型的愛人,他深愛王立維,可以為了他搬去住在頂樓加蓋,可以養他,用付房租之名幫他度過經濟困難。

也連帶愛著與立維相關的一切,所以他將秀玉當成自己的媽媽,將小宇當作自己的兒子。渴望被他們接納,成為他們的家人。

有幾段戲是我非常喜歡的。

其一是秀玉提起收養小宇的事情時,健一的眼神從有點茫然的疑惑逐漸轉變為不可置信的喜悅。當天回到家他立刻到佛堂自己點了一支香拜拜。有資格可以為祖先上香,也象徵他是這個家的一份子,這件事他已經期盼很久很久了。

其二是在收養法庭上,小宇一開始說不想叫他爸爸時,健一顯得有點緊張難過。但後來聽到小宇說他是想要叫他”把拔二號”時,瞬間感動地哭到眼睛鼻子通紅,法官問到他時還差點說不出話,抬手抹著控制不住落下的淚水。

其三是健一帶小宇去山上露營,結果半夜警方就找上門要來拘捕健一了。他跟小宇道別時交代了一句說: “你以後可能會遇到很多很討厭,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就像現在。可是你一定要記得,這些事情都不是你的錯。”

這句直接讓我淚崩。

乍聽之下很像怪物家長的發言。但經過前面劇情的洗禮你就會知道。這世界有時就是這麼不可理喻。

警察把健一強制押走時,平時早熟沉穩的小宇衝上去緊緊抱住健一,第一次像孩子般地失控哭喊。這段彷彿生離死別的場景,在悲壯的背景音樂下也十分催淚。

尾聲前檢察官拜訪他們家,給小宇帶來了一封健一寫在作業簿裡的告白信。

同時最後一片泛黃的拼圖也被拼上了。

解釋立維的是怎麼死的。

<+++關鍵劇情防雷+++>

事件發生在他們又一起登山野營,那天晚上立維獻寶似的拿出一條琉璃珠送給健一。健一卻顯得很不高興,因為他知道立維曾經也送過類似的鏈子給他的前妻。

健一的反應完全可以拿刻在裡面三毛的那句話來解釋: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原本只是吃醋鬧脾氣的小事,沒想到意外被立維從健一的話語中挖出當年的一個真相:原來健一曾偷偷透過他前妻的無名與她聯絡,告訴她:”你老公是gay,你不知道嗎?”

立維知道真相後相當憤怒,對健一怒吼:”你為什麼這麼做,你害小宇沒有媽媽!”

隔天早上起來健一發現立維不告而別獨自出發了。健一追出去找到他時,他已經因為高山症發作衰落山崖邊呈現失溫狀態。健一將他背回帳篷為他取暖卻已來不及。立維最後留下的話語是:照顧悠宇。

健一答應他,而這個約定從此成了健一一輩子的束縛。

(導演原本想將電影名取為『約束』,就是取其中文為限制束縛,日文卻代表著約定,這樣一體兩面的含義。)

自此一切真相大白。

我們知道了秀玉總說健一害死他兒子的理由。

知道了健一任勞任怨照顧悠宇和秀玉的原因。

甚至知道了在立維和健一那些甜蜜過往的回憶中,健一為什麼會對立維說:”不要對我這麼好。”

一切都是因為他心中有愧。

這樣的描述無疑是再度把健一打落神壇,原來他對小宇的愛也不是真的那麼純粹,而是夾雜了與愛人的約定和害人家庭破裂的贖罪感。

但這也許才是最真實的。

(二刷我才發現,健一從頭到尾手腕上一直都戴著立維送他的那串琉璃珠。象徵著他對他的思念,同時也是纏繞綑綁他的束縛。)

<—關鍵劇情防雷—>


有傑導演的編導加上三位領銜主演的精湛演技注定了這部作品已經有了80分以上的基本分。再加上實力堅強的配角們以及法蘭為電影所作的主題曲和配樂,我認為整體有95分的水準。(約炮扣五分 ← 很介意)

電影也獲得了金馬入圍六項大獎的肯定。(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主角-莫子儀,最佳女配角-陳淑芳,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是一部非常值得進電影院一刷再刷的好作品。

Ps. 二刷的時候我還特地買了包衛生紙,但沒有用到。我這個人好像必須珍惜首刷時純感性看的感覺,二刷之後就習慣用上帝視角在理性思考了。


最後比較一下我今年目前為止看過的三部國片:

首刷評價: 親愛的房客>消失的情人節>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後勁度: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親愛的房客>消失的情人節

雖然排名有先後但這幾部在我心中都是很優秀,值得推薦大家進電影院看的好片子。

房客和情人節讓我喜歡的共通點,是它們對場景的呈現。房客裡有雨都基隆的海港夜景,合歡山雲霧繚繞的山脈空拍,還有雲海。情人節裡有嘉義東石、布袋的夕陽下的海濱公路。在他們的鏡頭下,讓我們發現台灣真的好美。

房客和刻在的共同優點則是音樂和劇情場景的結合。

它們都有一首貫穿並扣緊電影要傳達的核心理念的主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和『在夢裡』。

同時也都有讓我印象深刻的電影配樂。

刻在是他們在宿舍房間剝核桃時的那首『心跳』。

房客則是電影主旋律,寄託著健一和悠宇的思念的『Haven』。

那個畫面下響起那段旋律時,真的好美好美! 而往後一聽到那段旋律,我腦海中也會瞬間浮現電影裡的那個場景,回想起那時與影中人一起感受的喜怒哀樂。

三部的共同主題都是在說愛,形式各有不同,但都是愛。

其中刻在和房客接在一起看很妙,有點像前後傳的關係。你可以猜測健一和立維應該也有段愛的炙熱瘋狂的過去。也可以幻想阿漢的未來,是不是會面臨和健一類似的處境。(當然性格決定命運,他們不會是相同結局的。)

刻在感受到的是青春燒的正炙烈的火,房客則是細細品品嚐燃燒過後的餘溫。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一刷無雷感想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二刷有雷感想(上) 劇情解析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二刷有雷感想(下) 感想&彩蛋

下一部我要看的是孤味,感覺接著房客後面也是滿妙的。房客講的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之間的羈絆,而孤味我看預告沒理解錯的話講的卻是即使不在身邊,也斷不開的血緣關係的羈絆。

剛好互為表裡。

這部我也非常期待,而且裡面也有淑芳阿姨。還有謝盈萱、小豆、徐若瑄。想必又是一場演技的饗宴。

『孤味』有雷感想~為親情而來卻看到了愛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