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琵琶湖畔琵琶行』- 黑壁與白月光

2019/9/23

旅程的第三天是一個破天荒的大好天氣,塔巴颱風已經減弱為溫帶氣旋,並且以一個迴旋鏢的方式從九州和韓國之間通過後直奔北海道。

於是關西地區就這樣被颱風放過了! \OvO/

怎麼回事,我有點受寵若驚。

有點難以置信,但拉開了窗簾,這一片藍天白雲卻是真真實實的。

今天的第一個行程,是要來去收集琵琶湖八景之一的”竹生深綠”,它指的是位於琵琶湖中央的竹生島,映射在湖面上的沈影。

竹生島被認為是神明居住的島,因此人們是不能在島上留過夜的。竹生島與位於左岸的今津港和右岸的長浜港,每天有固定班次的汽船來回運行,想要登島觀光的話必須特別注意船行的班次。

我的計畫是走琵琶湖橫斷的路線:從今津港出發,結束島上觀光之後搭汽船到另一側的長浜港,再一路往下玩回來。

然而汽船運行有可能因為天候因素取消,比如昨天因為颱風接近而停駛。

但…今天天氣這麼好!應該沒問題吧!?

心裡還是有點擔心,所以在搭乘JR前往近江今津站的路途中,我時不時的刷著琵琶湖汽船的官推確認有無發布停駛的消息。

從大津到近江今津大約1小時半的車程,在舒服的陽光和輕微的搖晃中,手機滑著滑著我就睡著了…

再次醒來時已經到達近江今津站了。帶著惺忪睡眼走下月台,眼前出現的一塊告示牌讓我瞬間睡意全消。

停駛!? NOOOOOOOOOOOOOOOO~~

連忙拿出手機一看,汽船官推上果然出現了因為強風影響而停駛的公告,發文時間大約是半小時前…

可惡,趁我睡著才發公告,太卑鄙了!!! (?)

果然轉運什麼的都是錯覺嗎,哭。

轉身回到月台,現在有兩個選擇 : 一個是先回大津,再從右岸往上去近江八幡和彥根城,玩完再原路返回。另一個是繼續搭車向北,從上面繞到長濱,再照原計畫順路回大津,等於是環湖一圈。

我不想走回頭路,因此選擇了後者。

既然都開新地圖了,不順路找個景點看看似乎說不太過去。於是我臨時起意的在位於琵琶湖北面,一個名為”余吳”的小站下了車。

余吳站有著以天女羽衣傳說聞名的余吳湖。根據『近江國風土記』記載,有八名天女化身白鳥從天而降,在余吳湖(伊香小江)中洗浴,被一名叫做伊香刀美的獵人偶然窺見。伊香刀美傾慕於天女風采,盜取了一件掛在柳樹上的羽衣,致使其中一名最小的天女無法回到天上,只好與他結成夫婦的這樣一個下流無恥的故事。

天女與獵人結婚生子後,某天因緣際會找到了被藏起來的羽衣,便頭也不回的返回天上了。

聽起來好像就是日本版牛郎織女。

另一個版本的故事裡還出現了一個熟悉的傳說人物: 獵人為尋找天女而不知所蹤,他們所生之子輾轉成為菅原是善的養子,也就是日後成為安倍晴明死對頭的”菅原道真”。

由於是臨時加的景點,除了天女傳說外我沒做其他任何功課。出站後順著Google map 指示往湖的方向走,先穿過一片住宅區後來到一條寬敞大路,兩側都是綠油油的稻田,走在上面會讓人不自覺想唱起: “Country Road~” 的那種。

走著走著發現這條路比我想像中還要漫長。走了大半天,村莊卻始終在遙遠的那頭。湖畔更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明明就在我眼前,卻隔著大片稻田無法靠近…

原本以為只是下來看看湖拍拍照,半小時內就可以結束離開。沒想到光是從車站走到湖畔可能就要半小時以上了! (後來發現別人來這個點都是自駕,或是在Jr車站租自行車,沒有人在用走的。)

是時候停損了。

但總不能來到這裡連湖都沒看到吧,於是我決定沿著田梗走進去,直接穿過稻田抵達湖畔。

這段路走的我心驚膽跳,因為這裡的草長的很高,每一步都生怕踩到草叢裏亂七八糟的東西。

草叢裏會有什麼東西呢?

舉個例子,幾分鐘前我曾經嘗試走進另一條田梗靠近看湖。走著走著突然不遠處的前方,一個稻草堆裡竄出一隻蛇往深處的草叢盤行而去,嚇得我立刻退了出來。

何況就算沒有蛇也很怕有毒蟲有青蛙有水坑什麼的。

那為什麼我還要走進來呢?

愛冒險?不怕死? 或許只是拼著一股不甘心,不願意空手而歸而已。

安全到達湖畔!

總算可以好好看看余吳湖長什麼模樣了。

查資料的時候看到人家說余吳湖素來是表面平靜無波,有鏡湖之稱,但此刻看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今天的風是真的大,一陣又一陣吹個不停,在湖面上撩起了層層皺摺。

淺藍色的湖面在豔陽下閃耀著波光,近岸邊的地方被一層青萍覆蓋,但可以看見下面的水是很清澈的。整個湖為群山所環抱,頗有幾分與世隔絕的仙境感。

在強風吹得頭髮瘋狂亂舞的狀況下,我艱難地自拍了幾張留念後結束這個回合。

走回車站的途中,我注意到地上時不時有綠色的小東西會在人經過的時候一躍而起。就好像瑪利歐裡面撞金幣,叮的跳一下的感覺。

仔細一看原來是類似蟋蟀的小昆蟲。一路上看到好多隻到處跳來跳去,肆無忌憚的,連柏油車道的正中央也當自己家。

有種『果然是鄉村啊! 』的感覺,遠離人群之後,格外能感受到其他自然界中鮮活旺盛的生命力。

回車站等車時月台只有我一人,距離車來還有近半個鐘頭。窮極無聊之下,我又開始了一個人的擺拍事業。

空蕩蕩的月台,拍起來很有fu 。但風太大了,放在地上手持相機一直被吹倒XD

下一站來到了”長浜”。戰國時期這裡曾是羽柴秀吉的領地,與柴田勝家為爭奪大權所爆發的賤岳之戰也發生在此,賤岳之戰的勝利也奠定了他日後一統天下的基礎。

當初秀吉建造的長浜城早已被拆除,如今的城和天守閣是為了觀光而重建的。

長浜最為聞名的觀光景點就是車站旁的黑壁廣場。這裡保留了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期的和風建築,並且將這些古建築裡加以活用,改裝成美術館、藝廊、商店、餐廳等等。整個廣場的範圍內包含黑壁1號館到黑壁30號館,由這些建築外牆多以黑色石灰漆作,故取名黑壁。

“黑”也成為因此這裡的主題賣點,比如有家餐廳店名取為96 cafe (96=kuro=くろ=黑),裡面主打各種黑色食物,黑色冰淇淋、黑色漢堡等等…

說到食物,也差不多是午餐時間了。

這裡有一家叫做翼果樓的餐廳,專賣琵琶湖的鄉土料理:燒鯖素麵。當初在網路上查到就被它美麗的醬色所吸引,心心念念著來這裡的時候一定要吃。

然而就在我打開Google map要找路過去時赫然發現:這家店禮拜一公休。

呃…今天不正是禮拜一嗎!??

晴天霹靂!!

本來已經放棄了,但剛好在路過時瞥到那家店旁邊的小巷好像有人在排隊。好奇的走過去一看,發現這裡是店門口,有客人進去了…所以是有營業的!!?

雖然滿頭問號,但還是立馬加入了侯位的行列。我前面大概有3組2~3名的客人,沒有等很久,很快就有位子了。

翼果樓內部裝潢充滿了舊時代的日式風情,和式的紙門紙窗,座位也是榻榻米跪坐式。

我點了招牌的燒鯖素麵,內容物非常簡單,就是麵線上放了一塊醬烤鯖魚。魚肉口感不乾不柴,滋味鹹中帶甘。肉很厚實,但內層也都很入味。就連麵線本身也用醬汁調味過,單吃也不會淡而無味,搭配魚肉更是每一口都滋味十足。

很快的整碗麵就被我清空了。排隊名店沒讓人失望,大推!

飯後我開始大逛這裡的商店街。長浜跟小樽一樣也產玻璃製品,所以有很多的玻璃工藝店,可以欣賞美美的玻璃杯具或飾品。此外也不少文創商品、手作雜貨、特產零食等等…又好逛又好買,讓我繼奈良之後又開啟了一陣失心瘋。

瞎走瞎逛時發現附近有一個名為『竪型万華鏡』的景點,查了一下發現它號稱是全日本最大的戶外直立型萬花筒。

戶外的萬花筒耶! 會是什麼樣子啊?? 好奇心告訴我必須要去看一下。

它的入口有點隱蔽,我順著路標七彎八拐的走了好一會兒才在一個偏僻小角落找到它。

竪型万華鏡的外觀看起來好像一個風車燈塔,頂端有著用不同顏色花紋的彩色玻璃片拼起來的扇葉。內部是中空的區域,裡頭有一個圓舵連動著頂端的玻璃扇葉。操控旋轉這個舵的同時往上看, 就可以看到好像轉動萬花筒的效果: 陽光透過彩色玻璃反射在三稜鏡上,幻化出的變化萬千的絢麗圖案。

這個舵頗有份量,轉起來還挺費力的。我看前面的一個老杯杯轉了一下就放棄說: “じいじいには無理です”。我自己因為一手拿相機錄影,單手轉也是頗為不順。幸好後面又來了一對情侶,其中的男生輕鬆把舵轉起,我也得以不費力的欣賞萬華鏡的美景。

在黑壁廣場逛了一個下午之後,我發現自己非常喜歡這裡。它把保留古蹟建築文化和發展文創商業觀光融合得恰到好處,讓你明明已經買到手軟,卻不會感到過度的商業化。用文青與復古將現代與過去接軌,兩者相互輝映,相輔相成。讓人彷彿在接續的時空隧道裡穿梭,每個角落都可以譜出一段故事,無處不是風景。

超級喜歡這個音樂盒,這段爵士樂太好聽了,搭配上可愛的演奏小人偶。

回過神來才發現在長浜耗的時間有點太久,居然已經下午三點半了!! 接下來還有兩個點(彥根、近江八幡)要跑,還要繞大半個琵琶湖回大津,而且必須趕在晚上九點前(因為火車站到飯店的接駁車最後一班是九點)。

時間好像不太夠…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先前往下一個點”彥根”吧!

彥根自古以來是屬於井伊家的領地,彥根城便是大名鼎鼎的井伊直政所計劃建造的(但直到他的兒子直勝繼承後才真正興建好)。

作為屈指可數的將戰國時代木造建築保存至今而未遭破壞的城堡之一,彥根城與姬路城、犬山城、松本城、松江城被列為五大日本國寶城,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琵琶湖八景之一的”彥根月明”,指的便是明月照耀之下的彥根古城。可惜今天的行程有點趕,應該無法待到月亮出來的時候。

現在是下午四點半,我打的如意算盤是: 不逛城,不上天守閣,看一眼城堡就離開。然後去商店街逛一逛,吃個晚餐。最晚七點半前要搭到回大津的車。 (算一算時間,近江八幡只能放棄了…)

然而代誌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購買彥根城的門票(800円)時,買票的人提醒我說: 天守閣只開到五點半喔。

我:咦!??

當時已經超過五點了,我不禁有點驚慌。

他們安慰道:”可以的! 進去後一直直走就是了,五點半前抵達沒問題的!” 還安利說: “從天守閣最上面可以看整個琵琶湖,很漂亮喔。”

進去之後,我才發現剛剛的預想有誤。

本以為彥根城跟大阪城或名古屋城一樣就是個平地大公園,天守閣就在正中央,隨便走走都能看到。

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彥根城位於山丘之上,天守閣更是在制高點。進入城池範圍後就開始了無止盡的階梯向上。

我一邊氣喘吁吁,邊感嘆著這兩三天的運動量也未免太足。(第一天騎腳踏車、第二天爬山、第三天爬城)

城內的廣播放起了晚安歌提醒遊客開放時間即將結束。逼得我片刻不能休息,只得加緊腳步,順著彎彎繞繞的山道中不停往上。一見天守便回頭的目標遲遲無法實現,反而在爬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待到天守閣好不容易出現在眼前時,這前置成本已經大到讓我覺得非得上去看看才能值回票價了。

誠如剛剛所說,彥根城的天守保留了原汁原味戰國時期的木造建築。那麼裡頭自然也不會有電梯和現代化的階梯,而是階面窄、階距高、傾斜度又非常陡(約61度),令人崩潰的難爬木梯。

有一說是為了防止敵人輕易入侵天守閣,才故意把梯子做得這麼陡峭。但我想起比叡山延曆寺裡的文殊樓也是類似這種,搞不好只是當時的造梯技術限制而已。

還好彥根城不高,僅僅只有三層。沒有太為難我的膝蓋。

頂樓眺望出去的景色果然是相當不錯,整個彥根乃至遠處的琵琶湖盡收眼底。還看到了此刻天邊灑落的整片耶穌光。

由於距離閉館時間已近,故我也沒多留。離開天守閣後,定位了夢京橋城街的方向開始往外走。沒想到這一走就繞了大半個彥根城才到達京橋口。

說好不逛城,不上天守閣呢??

幾個小時前的自己被啪啪打臉。

來到夢京橋城街才發現大多數的店都已經關門了,只剩餐廳還在營業。看來逛街什麼的也甭想了,吃個晚飯就可以回程囉。

晚餐要吃的是近江肉せんなり亭 伽羅。網路上很多人推薦,價錢也還滿合理。

坐下一看菜單卻傻眼了,最低7500円起跳!? 我有看錯嗎? 印象中survey時看到的價位都是2、3千円左右啊?

仔細翻了翻發現,原來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都是午餐時段(11:30~14:30)的價格。而晚餐時段則大多是高價的牛排、會席料理和最低兩人開鍋的壽喜燒和涮涮鍋。

看了下牛排的價錢,180g 菲力13000円,也比昨天的かど萬貴不少耶…

最後點了一個5500円的會席料理,主餐是我想吃的近江牛すき焼き。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日本的溫泉旅館以外的地方吃會席料理,以至於我忘了所謂會席就是會…一道一道慢慢上。糟了,以它這個上菜速度,我來得及在19:30以前搭車嗎,會不會回不去啊?

不得不說它的料理相當精緻,擺盤美麗,用料實在,幾乎每一道都有牛肉元素,就是上菜間隔太長令人焦躁。

尤其其中一道明明只是燙蔬菜,也要讓我等半天,真是費解。

幸好後半上菜的速度終於快了起來,主餐和飯湯沙拉是一起上來的。

終於如願吃到壽喜燒讓我非常感動,尤其是把軟嫩的肉片從鍋裡涮出來裹上蛋液後放入嘴裡的那刻。

雖然比不上我目前心中第一的米澤牛壽喜燒,但也是棒棒的了。

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飯後,我趕緊踏上歸途。此時外頭已經完全天黑了,想不到我真的待到了月明時刻。回頭望去,打了燈的彥根城在夜幕之中傲然獨立,潔白莊嚴,有如一座神聖之城。可惜離得太遠了相機拍不清楚,我又急著走回車站,只能讓它有如心中的白月光一般,留在我的心裡了。

正中間的白色梯形就是彥根城

一路以競走的方式趕到車站後,卻發現距離車來還有半小時,讓不禁我有點小鬱悶,早知道還有那麼多時間,方才是不是該回頭去好好看看彥根城呢。

但一旦這麼做了,誰也無法保證最後還是會準時趕到車站的,說不定會因為去找拍照點而迷路反而趕不上呢。

分支選項已經選了就別想著讀檔吧,一切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

另外還有個小遺憾是沒有買到彥根的吉祥物彥根喵的相關商品。幸好在我搭車之前,在車站裡遇到了他,於是我倆合照了一張聊表紀念。

今日解鎖:搭JR 繞琵琶湖一圈成就達成!!

<To be continued…>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