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2
早上參加完莫斯科city tour後,本想說要先回一趟旅館增添保暖衣物的。殊不料tour結束的地點正好在克里姆林宮旁…都來到隔壁了,好像不如就進去參觀完再離開,省去來來回回的路程。

買門票的地方是一棟頗為花俏的建築,進去以後會看到窗口有兩邊,每邊都列了三種以上的票。我們在這裡卡關非常久,一直不確定倒底該買哪一種票。
我忘記把買票口拍下來了…但印象中它可以買的票至少包括:
- THE ARMOURY CHAMBER (700盧布) : 可參觀軍械庫內部 (軍械庫only,不包含教堂群)
- THE ARCHITECTURAL COMPLEX OF CATHEDRAL SQUARE (500盧布): 可參觀克里姆林宮教堂群
- EXHIBITIONS (200盧布): 可參觀那邊的臨時展覽,每個時期主題不同
好像還有一個New Kremlin Square之類的項目忘記了。但我們其實就是想要進去克里姆林宮內部走一走,參觀那些教堂群,所以最後是買了500盧布的那一種。


卡完一關接一關,買完票後我們又找入口找了很久,最後才發現它就在我們一直來回經過的天橋上。用下圖來看相對位置的話,星星是我們買票的地方,而上樓梯的地方就是在紅色箭頭處。

樓梯上擠了滿滿的排隊人潮,之所以會塞在這邊的原因是因為天橋上有一個關口,進去之前必需經過安檢,主要是會要你把外套和背包脫下來過X光,但不會細到要你脫鞋子卸皮帶之類的。
其實在莫斯科進入很多地方都必須要過安檢。搭地鐵之前,進百貨公司之前,就連進公園裡的media center都要做檢查。一開始讓我們很心驚膽跳,想說這裡到底是有多不安全。但旅行到最後我們已經把它當作例行公事,習以為常了。
檢查口出來後正前方就是聖三一塔樓(Troitskaya Tower),穿過它就算是進入克里姆林宮的區域了。


穿過塔樓彷彿來到另一個世界。眼前這一大片開闊區域讓我們產生一股強烈的違和感…剛剛我們明明爬上了二樓對吧? 怎麼看上去還像是在平地呢。

拿出剛剛買票時得到的地圖照著走,我們第一個到達的點就是傳說中的砲王。

這座沙皇砲(Царь-пушка) 造於15世紀,由當時的沙皇費奧爾多一世(也就是伊凡雷帝的兒子)下令鑄成,砲管右側還刻有沙皇騎馬的英姿。炮身長5.34米,重18公噸,是金氏世界紀錄中最大榴彈砲的紀錄保持者。
砲王的旁邊不遠處就是同為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的沙皇鐘(Царь–колокол)。鐘王看起來又更壯觀了。它的直徑6.6米、高6.24米,重量則重達202公噸。我們站在它跟前真的是要抬頭仰望它的。好難想像這個鐘被敲響的話會發出怎樣厲害的音量,我想應該是震耳欲聾的吧?

可惜的是,這個鐘已經無法被敲響了。如果你繞到另一側去,就會發現它的鐘體並不完整,而是破了一大塊。造成這個破口的元凶是一把惡火。但具體的主因有一說是火燒毀了建築物,使得鐘掉落地上而摔破;另一說則是滅火時為了降溫而朝燒紅了的鐘上潑水,造成受熱不均才導致了鐘體破裂。


鐘王旁邊的這棟建築物就是著名的伊凡大帝鐘樓。它是整個克里姆林宮內最高的建築物,也是莫斯科的一個指標性的建築。
關於這個鐘樓有個傳說: 拿破崙當年帶兵攻破莫斯科,侵入克里姆林宮,聽聞伊凡大帝鐘樓頂端的十字架是純金的(但其實只是鍍金而已) ,所以想要將它當作一個”獎盃”帶回法國作為戰利品。且當時在莫斯科人的心中認為: “只要伊凡大帝的十字架在鐘樓上的一天,城市便不會向入侵者投降。” 拿破崙此舉也有著宣示其征服莫斯科的意味。
法國的士兵和工程師們用盡各種方法試著把十字架摘下,但不知道是否冥冥之中有力量在阻擋,只要法國人一攀上塔頂,就會遭到成群的烏鴉攻擊,不允許他們跨越雷池一步。但可悲的,最後是一個貪圖賞金的俄羅斯農民自告奮勇爬上去,將這象徵著莫斯科的榮耀給摘了下來。
法軍的入侵後莫斯科發生了一場大火(起火原因後世普遍認為是俄方的焦土政策),幾乎整座城市都在惡火中摧毀,卻只有這個鐘樓奇蹟似的保留了下來。後世將它修復的時候,也將十字架給重新安了上去。

伊凡大帝鐘樓的後方就是教堂廣場,知名的天使長主教堂、聖母安息大教堂、聖母解袍大教堂、 天使報喜大教堂都在此處。





來到空曠通風的廣場上更是讓原本就覺得很冷的我們感到寒不勝寒。
我: 教堂是不是可以進去參觀啊 ? 我們找個教堂進去吧 !!
小敏: 好啊,不知道哪邊可以進去?
我: 前面有個中國團,他們一定是要進教堂參觀,快跟著他們跟著他們 !!
進教堂前最好把門票先準備好,每個入口都有一至兩個兇悍的俄羅斯大媽坐鎮,她會檢查你有沒有票,沒票是進不去的。我們在某個教堂裡就遇到幾個中國團客直接想走進去被大媽很兇的喝斥: Back! Back!
但其實他們也挺無辜的,因為他們用的是團體票,票在導遊手上,而導遊人在教堂裡,當然是生不出票可以讓人家檢查啦。
彼得: 誰叫他們愛脫隊。

教堂內部不準使用相機,我只能在門外拍個一張意思意思,透過透明的玻璃門還是可以稍微一窺到裡頭的模樣。
將幾個教堂參觀一輪後,發現內部其實都長得大同小異,就是非常傳統的東正教教堂風格。它們最大的特色就是壁畫超級多,裡頭的柱子、牆面、天花板,整片滿滿的都是一格一格的壁畫。壁畫有單幅的聖人繪像,也有連續畫了幾格描述一段聖經的故事。若是信徒來這邊應該可以欣賞很久,但因為我們不是信徒,所以只是走馬看花過去。
看完後的心得感想也非常荒誕:
我: 我發現他們畫的人像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眼袋都很重。
小敏: 對,還有人中很長。
彼得: 我覺得他們畫的感覺不太像俄羅斯人欸。
我: 怎麼說??
彼得: 就跟我們這幾天在路上看到的都不太像。我覺得俄羅斯人的眉眼之間很有特色,一看就可以認得出來。
大概都是這麼沒有營養的討論XD

逛完一圈後我們往教堂廣場外圍走去,這裡的視野很不錯。從旁邊的圍欄處可以俯瞰莫斯科市景,還看得到莫斯科河呢。繼續順路下去會來到最邊邊的Borovitskaya塔樓,這裡同時也是一個出入口。我們從這個出口離開,結束了克里姆林宮的卡關之旅。
走回紅場的路上會經過耶穌復活門,門前的地上有個圓環,City tour的時候Irina有介紹過這裡: 站在圓環中間向後丟硬幣許願,若是硬幣落在圈圈內,就可以實現願望。
有個流浪漢會一直在這附近徘徊,等著撿被丟到地上的錢。(就是下圖左後方拿著塑膠袋的人) 彼得發現他會假裝沒事的在附近走來走去,觀光客一丟完錢他就會走過來,從口袋裡拿出一根磁力棒把硬幣吸起來撿走。
拍照的時候彼得故意擺了丟錢的動作,他真的就靠過來了。可惜我們只是假丟,他是找不到那枚國王的硬幣的。 (流浪漢心想: 這群卑鄙的外鄉人)

這趟旅行我們有一個最大的缺憾,那就是完美錯過了莫斯科最盛大的冬季活動”Journey to Christmas festival “。今年開幕的時間是12/14,而12/14…正是我們要離開莫斯科的那一天啊!!! (恨) 這幾天在路上不時看到一些還在施工中未點亮的燈飾,其實都是在為這場盛會做準備。紅場的周圍更是忙碌,不知道動員了多少工人加班趕工中。

整段期間是12/14開始持續到1/13。俄羅斯的聖誕節不是我們一般認知的12/25。對他們信仰的東正教來說,真正的聖誕節是1/7,而過年則是落在一個禮拜後的1/14。所以這場慶典等於就是一路從聖誕節延續到新年。
紅場上有一個2019的燈飾,理所當然是為了慶祝新年到來而放的,照理來說會在活動開始才點亮。但我們來廣場的時候卻驚喜的發現它居然亮了起來。

這華麗的燈飾一點亮,立刻成了全場的關注焦點,感覺好像提前迎接了2019的到來一樣。
我們還突發奇想的以它為背景錄了一段跨年倒數影片,覺得到時候真正跨年的時候把它拿出來放應該會很有趣。沒想到我們才試錄了一段,還在check影片的時候燈飾就熄滅了。原來剛剛只是工程師在測試燈光而已啊,但也被我們把握住了這短暫一刻,算是滿幸運的XD

從早上一直說到現在,我們真的要回旅館了啦。太陽已經下山,再不回去加衣服,晚上真的會冷死。
回程順道去了Nikolskaya大街上的郵局,由於明天會去跳蚤市場,我們必須要換點盧布現金,另外還要買些郵票,為之後寄明信片做準備。


進去後我們左右張望著尋找換匯的機器,但好像沒有看到。此時櫃檯的大媽喊我們過去,劈頭就問:”Stamp?”。
呃對需要郵票…不過也是要問一下換匯的事情: “Can we do currency exchange here?” 大媽聽完立刻冷淡的說:”No” ……好吧,換匯好難找,我們就先買個郵票和明信片唄。
隔壁間的旋轉架上有很多不同風格的明信片,我們各自挑了喜歡的拿去付錢。
剛開始大媽只是冷淡但應對很正常,但就當我說我要pay by card之後…她的態度匹變,臉變得超臭,東西還用丟的。
” 什麼狀況? ” 我們三人面面相覷,不曉得她吃錯了什麼藥,幹嘛突然生氣起來。
輪到小敏和彼得付錢的時候也是同樣狀況,一說要用信用卡付錢態度瞬間變超差,讓我們非常的不理解。
信用卡錯了嗎,不都是錢嗎?
郵局應該沒有要避稅的必要性吧???
不懂耶!
還是其實現金她要偷作帳A錢,計劃被我們破壞所以才這麼美送!?
走回去的路上我們三個不停的自我檢討剛剛是否有做什麼不妥行為才讓她生氣,但討論半天還是覺得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啊? 她態度差的很沒有道理!
只能說,就是遇到莫斯科人中的老鼠屎了吧。(攤手)
回旅館時正好遇到第一天接待我們的那位櫃台正妹。互相打了招呼後,彼得順便拜託她一件事: 幫忙打電話給白兔子餐廳,確認一下我們明天晚餐的預定。
其實出發前彼得就寫了好幾封email預定位子,但一直都沒有收到回應。所以為求保險起見,還是請在地人幫忙打個電話過去問問看。
詢問的結果原來白兔子明天是公休日,根本沒有營業。(那幹嘛不回信講一下…) 於是她幫我們改訂了後天中午的位子,這麼說起來我們離開前的最後一餐就是吃白兔子餐廳了,用一頓大餐來作為旅程的美好收尾也是挺不錯的!
之後我們各自回房稍作休整,一會兒準備出門吃晚餐囉。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