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2
今天是我們在莫斯科的第一個早晨。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昨天在外面玩的太晚,今早起來大家都有點喉嚨不舒服的感冒症狀,只好緊急泡個德國感冒茶來抑制。本來打算9點15出門的,這一弄就推遲到了9點40左右。這下時間上變得有點壓力了,早上的第一個行程是莫斯科的city tour,10點半要在中國城站附近的一個銅像前集合。但那之前我們要先去附近一家叫Food Bar的餐廳吃早餐,動作要快一點才行呢。
然而人生就是莫非定律,你越是趕時間就越會出現拖延的阻力。
走往Food Bar的路上經過了一個被雪覆蓋的小公園。它位處一個小坡上,看下去的視野滿寬廣的。正中間有一個異國風的涼亭,周圍是蕭瑟的枯木。這裡拍起照來一定很美啊~~~


我們三個都是愛拍假掰照的人,所以光是一個一個輪流互拍就殺了不少時間XD
另一個導致我們走很慢的原因是因為正在融雪,路上都是黑糖剉冰,被人車反覆經過之後壓成恐怖的冰面陷阱。我們的鞋防滑不夠力,常常一個不注意就會腳滑一下。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只好學古代宮女用小碎步前進,每一步都要抬起腳走不能拖。真的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唯恐一個不小心,整個城市都變成我們的溜冰場XD



到達Food Bar囉~ 這裡的餐點陳列方式其實跟我們昨天去的自助餐滿像的,只不過昨晚的大多是主餐的配菜,今天這裡則比較多麵包、餅乾和飯麵糕點。
點餐之前彼得先跟店員詢問了是否可以用信用卡結帳,但店員只是看我們沒有回答,我們又在問了一次。這次她看起來很困擾,回頭用俄語跟其他店員不知道說什麼。我們才發現…啊,她們好像聽不懂英文耶…正感困擾的時候,後頭突然出現一位穿著黑大衣的女生,用流利的英文問我們: “需要什麼幫助嗎? ” 聽完問題後她直接回答說: “喔,這裡可以刷卡。沒有問題的。” 接著又問: “你們有打算吃什麼? 需要幫你們推薦嗎?”
天哪,這是送佛送到西嗎? 也太熱情了。我們當然是很開心的說好。
她說這邊有好吃的餅乾、鬆餅,也有傳統的俄式點心: 布林餅,布林餅的口味有很多種,有甜的也有鹹的…講到一半她好像想起什麼突然說了句: “我要去放東西!” 然後就往櫃台後的門走去。
我們想說她要離開了便揮手道別,同時用新學的俄語向她道謝。
三人: “斯巴sea吧~!!”
她邊嚷著: “沒有沒有~我很快回來!” 邊走進櫃台後面的房間。沒多久後就見她脫了大衣,一身輕便的走了出來,原來她不是路人是員工…而且還是這間餐廳的Manager! 難怪可以介紹這麼仔細。

經過她的進一步詳細介紹後我們點了這些: 一個豬肉口味布林餅、一個起司火腿布林餅 、一個香蕉蜂蜜鬆餅、一塊MM巧克力餅乾和一壺俄羅斯傳統茶。

鬆餅和巧克力餅乾的部分表現普普,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俄羅斯特有的布林餅了。
布林餅(блин)是俄羅斯傳統節日: “謝肉節”(或是”送冬節”)時會吃的東西。因為煎成金黃色的圓形餅皮看起來很像太陽,因此在這個節日吃它,象徵著送走永夜的冬天,迎來春天的陽光的寓意。

它的做法跟一般的可麗餅或是鐵鍋煎餅很像,不同的是布林餅的餅皮部分是比較厚的,口感吃起來也比較Q。(跟彼得在柏林聖誕市集買的那個可麗餅有幾分相似) 兩種口味都很不錯,尤其是起司火腿口味,在口感和味道上都很有層次。好吃到我們好想再加點其他口味來試試看。
Manager推薦的俄羅斯傳統茶也很不錯,味道像是藥草茶的感覺,喝起來很潤喉很舒服,跟食物也相當搭配。讓人想要啜一口茶,配一口食物,慢慢的享受。
但其實時間上是不允許我們慢慢來的,距離free tour的集合時間大概剩半小時,而我們的早餐才剛剛開始呢。
我: 從這邊走過去集合地點要多久啊? 來得及嗎?
彼得: 集合的地方滿近的,走快一點應該趕得上。
小敏: 趕不上我們就自己參觀好啦,不就是那些點照著走嗎。
我: 好耶 !!! 那我們再來加點吧 !!
聽到我們倆不求上進的對話,彼得露出了非常無言的表情。

其實之前的旅行經驗裡我很少參加所謂的local tour。在我的認知裡,除非要去的地方交通不方便,又或者是要從事有安全考量,或需要專業協助的活動。不然想去哪裡自己去不就好了嗎,為什麼要跟著陌生人一起校外教學呢?
這次免費的city tour算是一次嘗試和體驗,不知道會不會讓我的刻板印象就此改觀。

來到集合地點發現人超少!
撐著紅傘的是旅行社的人,而參加的成員除了我們三個以外…就只有一對來自法國的情侶了。呃…該說還好我們有來嗎? 不然這陣容也太哀傷了吧。


負責帶我們的導遊是一位頭戴天藍色毛線帽的嬌小女生。她自我介紹她的名字是Irina,我們也可以叫她Irin。然後說到他們的組織是幫助遊客認識自己居住的城市,所以她沒有支薪,所有的收入會來自於我們給的小費。一般小費大概是一個人10~15歐 (很多欸),不過要不要給,要給多少,我們可以等行程走完看她的表現自行決定。
一開始她先教了我們幾句簡單的俄羅斯語,其實就是昨晚學過的: 謝謝和不客氣。好像還教了一個俄羅斯的彈舌音,我們完全發不出來,當然也忘記那個單字是什麼XD
接下來她簡述了俄羅斯的歷史…不過因為講了很多很長,英文我聽一聽就恍神了。
反正大概就是說: 他們的國家從以前到現在經歷數度的毀滅又重生。曾經被數度被外族入侵、走過冷戰時期、面臨蘇聯解體、經歷金融風暴,被擊垮了無數次但卻又再站了起來。因此總統普京曾在就職典禮上,形容俄羅斯就像是”浴火鳳凰”一樣,會在涅槃後重生。
接著她開始帶著我們參觀城市,從最近的中國城站( Китай-город )說起。
Irina: 你們知道為什麼這裡被稱為中國城嗎? 附近其實都沒有看到任何跟中國有關的東西吧?
的確,這裡不像是橫濱的中華街或是紐約唐人街一樣,到處見到中餐廳或是將大紅燈籠高高掛。放眼望過去幾乎沒有什麼中國元素,那為什麼會叫作中國城呢?
Irina解釋: 中國城指的其實是14世紀末時,用城牆圍起來的一塊區域。這塊區域範圍其實滿大的,除了現今的中國城,還包含到紅場乃至克林姆林宮外圍,可說是古俄羅斯的核心區域。
之所以會叫”中國”城的原因則眾說紛紜。有一說是俄語的中國”Китай”,它的語源包含了籬笆、堡壘的意思,象徵這個區域外圍有著堅實城牆保護。另有一說是Китай跟蒙古語的”中間”的音很像, Китай-город其實是指”中間的城”的意思。
當時的古城牆如今已經幾乎被拆光了,但還是有一小部分保留了下來。就在如今的中國城地鐵站裡面可以看到。

接著她帶我們步行到紅場旁邊的Zaryadye公園,它位處一個小山坡的地形,從這裡往下去的視野非常的好,散步一圈就可以把聖瓦西里教堂,克里姆林宮裡的幾座教堂、史達林式建築群都盡收眼底。


在公園裡到處都會聽見旁邊有喇叭撥放著音樂。莫斯科是一個很喜歡放BGM的城市,這也會讓你隨時隨地都感覺很有戲。
想像一下,如果你在路上走著走著,背景突然響起”費加洛婚禮”的序曲….
…是不是感覺下一秒就會忍不住隨著激昂的小提琴聲,奔跑、跳躍又或是誇張的演起戲來。

公園的南邊有一座長的像迴力鏢形狀的浮橋(Парящий мост),它突出於莫斯科河上,目的不是為了到達對岸,而是讓遊客可以360度欣賞周圍的風景用。


這座橋的橋面是木版鋪成,兩旁是透明的玻璃圍牆。迴力鏢的V型下方沒有任何支撐,從側面看起來就像是浮在空中一樣,因而大家才稱其作浮橋。


老實說當下沒有什麼欣賞風景的心情,因為我快要冷死了!!!
昨晚看天氣預報今天的氣溫比較高,大概有0~1度,想說應該比較溫暖吧。因此早上出門的時候選了一件比較薄的上衣,圍脖也放在伊莉莎白裡沒拿出來。沒想到的是,今天因為融雪的關係,體感反而變得比昨天更冷。
早在剛進入空曠的公園範圍時我就跟小敏說: 好冷,她在講解什麼我完全聽不進去。
小敏: 我也覺得好冷… 等下結束要不要回旅館加個衣服啊?
我: 我覺得要,回去多帶一點暖暖包出來。
Irina大概看我們快不行了,離開浮橋之後沒有繼續在外頭逛,而是帶我們進入園內的Media center。

Irina: 我們在這裡中場休息一下。裡面有免費的廁所可以上,想喝杯熱咖啡的話旁邊也有咖啡廳喔。
進入有暖氣的室內總算讓我殘血復活啦。我做的第一件事: 找個可以放東西的椅子,把圍脖從莎白裡拿出來套上。第二件事: 去買一杯熱可可。
咖啡廳的菜單都是俄文我看不懂,只好問櫃台的小夥子: 你們這裡有熱可可嗎?
他回答: 沒有。
我: 喔… 那我要熱拿鐵。
他: 150盧布。
我: 我要用信用卡。
接下來從刷卡結帳到開始做拿鐵的全程他都不發一語,等待煮咖啡的期間更是直接趴在桌上一臉厭世的看向一邊,把我當空氣一樣。習慣了亞洲的假笑服務的我不禁心想: 現在的年輕人係安抓? 態度很差捏。
他一直到把煮好的拿鐵給我時才又再度開了金口: 旁邊有糖,如果你想加的話。
我不想加糖,但我想拿個杯蓋,等下出去走的時候比較不怕灑出來。
於是我便拿著我的咖啡到旁邊去加杯蓋。由於還戴著手套,手指的動作比較笨拙,所以蓋的時候多花了一點時間,但我也沒有想要求助什麼的。沒想到小夥子默默走了過來,伸手幫忙將杯蓋四周仔細地壓緊。不只如此,還幫我把要喝的杯口拉開、扣上,一系列的動做完成之後才把杯子還給我。
XD 這是怎樣啦? 剛剛明明那麼不耐煩的樣子,現在又做出那麼暖男的行為…莫斯科人真是讓人猜不透耶。
其實我們也有問過為什麼俄羅斯人總是面無表情不喜歡笑? 莫斯科人的解釋是: “俄羅斯人覺得笑是代表一個稱讚的意味。 所以不會無意義的笑,一定是發自內心覺得想笑的時候才會笑。”
嗯…這跟平常沒事就喜歡傻笑和假笑的亞洲人很不一樣XDDD

短暫休息之後,我們繼續往紅場的方向走去。在我們眼前看到的是跟昨晚不同角度的聖瓦西里大教堂。
講到聖瓦西里教堂就不得不先提到俄羅斯的第一任沙皇: 伊凡四世。
這位伊凡大帝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暴君,後世稱之為伊凡雷帝( Иван Грозный )或恐怖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據傳他生性殘暴,執政手段更是以鐵腕聞名。他建立了獨裁的沙皇制,以殘酷的手段對付政敵,對反抗的人民予以血腥鎮壓。
伊凡四世的暴烈性格甚至就連對待自己的家人也未見收斂。相傳他因為看到懷孕的兒媳穿著未遵守宮廷規定而打了她,導致媳婦流產,他的兒子伊萬(也是當時的王儲)聞訊前來,與他起了爭執,竟被盛怒之下的伊凡大帝以權杖擊中頭部,當場血流如注而死。(也有一說只是被權杖打傷,但其後鬱鬱不平而病死)
但Irina為這位暴君平反了一下,她說伊凡四世其實為俄羅斯做了很多偉大的事情。他消滅了原本封建體制下散落各方的貴族勢力,將各公國統一,成為一個君主專制的沙皇國。其後帶兵征討蒙古汗國的殘餘勢力,陸續收復許多失土,一舉翻轉了與蒙古的勢力。他的雄兵越過烏拉山脈吞併了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往南削弱了鄂圖曼土耳其的勢力,可說是為了日後龐大的俄羅斯帝國奠下根基。
Irina: 伊凡四世的第一任妻子安娜塔西亞是一位相當美麗溫柔的人。他們夫妻倆的感情很好,在她的陪伴下,伊凡四世的脾氣也收歛了許多。不幸的是,安娜塔西亞後來遭到毒殺,因為她的死,才使得伊凡四世晚年性情變得更加暴戾多疑。
說回聖瓦西里大教堂,這個教堂的建成就是為了紀念伊凡大帝的軍隊打贏了蒙古軍。有一個恐怖的傳說是說 : 伊凡大帝相當滿意這座美麗的教堂,甚至因此下令弄瞎建築師們的雙眼,就是為了不讓他們建造出超越這座教堂的建築。
我們跟Irina求證了這個都市傳說的真假。她說: 這不是真的,這位建築師後來還蓋了其他有名的建築。大家去查一下就知道了。

一路來到熱鬧的紅場( 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 )。雖然昨天晚上已經來過一次了,但白天看起來又是不一樣的景致。
Irina: 紅場之所以稱為紅場,不是因為這裡的建築是紅色的關係。俄文的Кра́сная,除了”紅色”之外也有”美麗的”的意思。紅場,其實指的是”美麗的廣場”。
此處從15世紀以來就是莫斯科的主要市場所在,也常做為閱兵或是加冕典禮舉辦的場所。周邊林立世界知名的建築,15世紀建了聖瓦西里大教堂,16、17世紀完成克里姆林宮教堂群、19世紀則有了國家百貨商場。
“那18世紀呢? 大家知道18世紀建了什麼嗎?” Irina突然這樣問。
我們面面相覷,沒有人知道答案。
Irina: “答案是什麼都沒有。因為當時的首都被彼得大帝遷去聖彼得堡了,直到19世紀才又遷回莫斯科。”


廣場上的聖誕市集,即使在白天看起來也是華麗無比。聖誕市集旁連著一個溜冰場,對於俄羅斯人來說,溜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民運動。Irina說牆上畫的這隻大耳猴是他們俄羅斯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鱷魚是他的好朋友。至於最旁邊的狸貓…好像是日本來的。(啥? 誰啊? 叮噹貓?)


大家都知道紅場有個列寧墓,但你可能不知道是: 其實這一整片城牆之下就是一個大公墓,埋葬了許多屍骨。牆面下方的一排黑色小方塊,其實就是一個一個的墓碑,包含了史達林,還有之前提過的接吻魔人勃列日涅夫等俄羅斯知名將帥和領導人皆長眠於此 。
Irina: 也就是說,現在在這個廣場上,一邊是墳場,另一邊卻是人來人往的聖誕市集。Live & Death,是不是很有趣呢?
俄羅斯人有趣的標準滿讓人匪夷所思的…Irina跟我們講了兩個俄羅斯笑話,有關於美國的(你知道這兩個國家一向不對盤)。
第一個笑話說: 美國人到處炫耀說: “我們的人民就算跑到川普面前指著他鼻子罵: 你是個白癡。也不會被怎麼樣,因為我們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家。” 俄羅斯人對此嗤之以鼻: “我們也可以跑到普丁面前罵川普是個白癡啊,也不會被怎麼樣。”
第二個笑話則是: 美國和法國正值總統大選,俄羅斯嘲笑他們說: “你們的選舉到選前一周都還不知道戰況到底會如何。但我們在選前一周就可以確定選舉的結果了! “
嘛… 就是一個自嘲式的俄式幽默。畢竟俄國在民主自由這塊的確還是有努力的空間。

時間來到下午一點,Irina帶著我們到無名烈士墓前看整點的衛兵交接。

無名烈士墓是建來紀念二戰時英勇捐軀的蘇聯士兵們,地面的五角星上點了一盞長明火,象徵了這些愛國英雄們永世長存的精神。
看了這麼多國家的衛兵交接後覺得其實都大同小異,但俄羅斯有個不太一樣的地方: 換手的衛兵走到原本的衛兵身旁站定後,倆人會歪頭互看然後停頓一秒。
很像在說: “你哪位?” 的感覺XDDDD 我覺得這個動作超可愛的!!


另外就是, 俄羅斯士兵都長得好像,但是都頗帥。
我們的city tour的行程大致到此。Irina讓我們圍成一圈,搭著彼此的肩膀,像在傳教一樣默念了一些什麼(我忘了)後就結束了。我們討論了一下,最後是一人給10塊美金當作小費。離開之前她提醒我們說今天禮拜三是教堂公休日,禮拜四則是克里姆林宮的公休日。所以如果要逛克里姆林宮可以等一下趕快去。
我們走了兩步突然想到,回頭問了一下去哪裡買門票。 Irina收工後好像很累,是來接應她的紅傘哥回答我們的。而且他超熱心,後來看到我們在原地晃,還又過來幫忙指了一下路。
今天的city tour整體來說內容非常的豐富,真的聽到了很多很多故事 (我大概才聽了7成就可以寫這麼落落長)。如果你是喜歡有人引導,可以快速並且深入的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背景的話,這個行程會非常推薦你來參加。
B U T,如果你是像我一樣聽到長篇英文就會恍神的人,那就很不推薦了。事實上我跟到一半就超想落跑的,一來覺得很冷,二來她介紹的東西我不一定有興趣。過程中內心幾度OS: 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我好想跑自己的行程。短短兩個小時的行程,我體感卻覺得超過了五個小時。
結論: 請自行評估英文能力和天生反骨的程度。
<To b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