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今天是要前進德國柏林與彼得小敏會合的日子,因為歐盟間出入境不用過海關,所以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我大概五點多起床,6:40搭旅館接駁車到達機場,7:20左右就坐在登機口發呆了。
此時外頭天色都還沒亮呢。

這一趟搭的是荷蘭航空KLM,座位是3 3的小飛機。沒有事先線上選位結果被安排到3人座中間的位子,走道位坐的是一個男生,一坐下來我就聞到他身上一股超重的菸味。對於氣味很敏感的我感到非常的痛苦,不禁默默祈禱窗邊的位子不要有人,這樣待會兒我就可以偷偷地坐過去。
幸運的是靠窗真的沒有人來坐!
忍到起飛後的安全指示燈一熄滅,我立馬假裝要拍窗外的風景換到裡頭的位置去。

從阿姆斯特丹飛到柏林只要短短一小時半,所以不會有正式的機上餐。根據以往的經驗,大概就是會給個無趣的基本款三明治夾火腿和起司。
沒想到這次居然得到了一個可愛的小餐盒,上面印著阿姆斯特丹運河畔的小房子。瞬間有一種: 不愧是荷蘭航空的感覺,還滿驚喜的。( 嘛,雖然裡面果然還是裝著起司火腿三明治XDDDD )

餐盒裡除了杯水和三明治以外還附了一塊焦糖餅乾,出乎意外的好吃! 驚豔到我立刻把它拍了起來,想說之後回來逛超市看到的話要買回去,可惜的是後來並沒有找到。

一個半小時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飛機已經來到柏林上空了。雲層好像有點厚啊…
早上跟小敏聯絡的時候,她說前幾日天氣不是很好,希望我的到來可以帶來一些好運。雖然這無疑是個緣木求魚的行為,但畢竟昨天還是僥倖看到了藍天,我也希望這趟旅程的好運氣能夠一直延續。
隨著飛機的高度漸漸下降,這座城市的真貌也初次展現在我眼前。

柏林給我的第一印象是: 抑鬱。
不知道是因為天氣的關係,或是聯想到這塊土地上曾發生的慘烈歷史而有了刻板印象。這座城市給我的第一眼感覺就是不太歡樂: 整齊死板的平房、陰鬱的單一色調。對於剛從奔放多彩的荷蘭飛過來的我來說,實在感到有點不習慣。
我降落的機場是離市中心比較近的Flughafen Berlin-Tegel (TXL),它的建築物呈細長形,領完行李出大廳後左轉走了好長一段路才到達搭公車的地方。
柏林的交通費用計算很妙,不是按照你搭乘的站數或遠近,而是按照你的起訖地點所屬的區域來看。整個柏林分成ABC三區,A是最中心的區域,往外一圈是B區,再往外是C區。你買的票會分成三種AB zone、BC zone和ABC zone,假設你只有在A~B or B~C兩區的範圍之間移動的話,就買AB zone or BC zone,若需要橫跨A~C的話就必須要ABC zone的票。
單程票不計算轉乘次數,只要不走回頭路都算一次的價錢。一日卷的期限則是從開卡起到隔日凌晨三點為止。
Tegel機場位於B區,我要前往A區的旅館,並且今天一整天都會在A區的範圍內觀光。所以我買了一張AB zone的一日卷,票價是7歐。(好便宜,比荷蘭親民多了)

買了一日卷要記得去找上圖的黃色機器開卡喔!
開過的卡會印上這張一日卷開始使用的時間。雖然在德國幾乎不太會遇到有人來查票,但如果不幸被查到卻忘記開卡可是會被罰很重的。
前往今晚住宿的旅館必須從機場搭公車後再轉乘地鐵。

下了公車走到地鐵站的路上發現天氣還不錯,陽光燦爛並伴有一整片的藍天。剛剛的陰鬱彷彿一掃而空,路上還遇到了一個德國小帥哥,讓人心情都好了起來。天氣的好壞果然還是會影響一個城市給人的印象的呀。



柏林的地鐵很乾淨,(之前忘記吐槽阿姆斯特丹的火車座位很髒,很多椅墊看起來都像是有人用沾滿了土的鞋子在上面嚕過一樣…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車廂內裝是木頭色的,椅子的花紋乍看很小碎花,窗上還印著布蘭登堡門的圖案,整體給人一種古樸可愛的感覺。
我們住的ibis Berlin Kurfuerstendamm,距離最近的地鐵站Wittenbergplatz只要步行三分鐘,非常的方便。附近的機能也很不錯,有名的藥妝店: DM、Rossmann都在走路五分內可到的地方。全歐洲第二大的百貨公司: Kaufhaus des Westens也在這附近,對於想要來柏林買東西掃貨的人相當推薦喔。

辦完Check-In後得知我的房間已經清掃完畢,現在就可以入住。於是我拖著行李來到位於二樓的房間,一打開門…哇靠~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升級有感!



ibis和ibis budget只差一個字(和些許金子),但整個有質感多了。獨立的浴室,電視櫃衣櫃,還有小沙發。只是少許的變化,卻讓整體感覺從宿舍房間進化成小套房。雖然暖氣依舊無法調溫度,但因為房間非常的溫馨,就不會那麼空虛寂寞覺得冷了。
不過認真的說,今天的體感真的比昨天冷。剛剛在外面走的那一小段路就感覺到了。尤其是沒有陽光照到的陰影下,一陣風吹來就凍得不要不要的。才大中午就這樣,待會出發會合前一定要先做好保暖措施,不然晚上會冷死。
跟小敏聯絡了一下,她說他們早上的行程有點delay所以讓我慢慢來。
事實上去會合前我也還有點事情要做,那就是…去DM掃貨!!!
DM和Rossmann兩家藥局在德國就像是台灣的屈臣氏和康是美一樣,算是密集度滿高的連鎖藥局。 前面也有提到,距離旅館走五分鐘的路程就可以找到一間。這麼近的距離,我可以一身輕裝只帶著錢包,先去把東西買一買拿回來放著再正式出門。
路上遇到了傳說中的柏林熊(Buddy Bears)。

柏林熊是這個城市很有名的一項代表物,你可以在柏林的大街小巷巧遇並收集牠們。每一隻熊都長得不一樣,是藝術家們創作出來的獨一無二的作品。它緣起於2001年,是由柏林當地的商人Klaus和Eva Herlitz所發起的一個大型公共藝術創作活動。靈感是來自於蘇黎世創始的奔牛節(Cow parade)公共藝術暨城市行銷活動,只不過它們用的是”牛”,柏林則選擇了代表它們城市的”熊”來作為創作的對像。
這個活動相當的成功,後續甚至創作了聯合國熊,每一個熊身上的彩繪都代表著聯合國內的某個國家的特色風格。它們圍成一個圈圈,高舉的雙手互相連接,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傳達一個國際間互相包容理解的友好精神。
據說也有一隻台灣熊,但他當然是被小圈圈排擠沒辦法去做世界公演的。大家可以在台灣駐柏林的辦事處前找到他。
奇怪怎麼講著講著就眼眶就濕了呢? 不提了,還是聊回愉快的購物話題吧。
說到來德國必買的東西大家會想到什麼呢?
小熊軟糖、發泡錠、咕咕鐘、雙人牌刀具、百靈油、花草茶…這些都是我2013年第一次去德國的時候所查到的東西。
但是捧油阿,時間已經來到了2018年。
去德國當然就是要買安瓶啊,不然要幹嘛!??
好啦事實上我超LAG,會知道德國有很好用的安瓶其實也是今年初去藏王滑雪的時候才聽岱岱說的。這次知道要去德國一天(?? 嗯對一天)特地survey了一下。不查還好,這一查就被生起了熊熊烈火啊。
大家都說德國安瓶根本是黑科技,小小一瓶但是效果奇佳。它分成不同顏色包裝不同的功效,藍色是保濕,粉紅是均勻膚色,還有一款紫色的是七日密集修復,聽說是新秘們的秘密武器,最適合讓新娘在典禮之前急救保養用。
聽起來這麼厲害,重點是價格還不貴。以DM家的安瓶來說,一盒七支才4.95歐,也就是台幣160、170左右。這一定要買來試試看的啊,就算不好用這個價錢也不會太心疼。

然而進一步survey後卻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 玻璃瓶裝的安瓶在台灣法律是列入規範的,必須經過申報才能帶入…靠,為什麼!!!???
其實也有出塑膠外殼的安瓶,但是查了一下都是百貨公司才買得到的牌子,比如說德國世家(Dr. Hauschka)、Viscontour 、Dermaroller等等…這幾家價格就比較高貴一點,換算下來一支就要安瓶1~3歐,對我來說CP值就沒那麼高了。
猶豫再三後我決定: 不管怎樣先買一盒DM安瓶。反正在旅行期間把它用完就可以了吧。
至於帶回來的部份就改另一款也很夯的產品: 時空膠囊。這款將保養液做成了小小的膠囊,扭斷頂端就可以擠出裡頭的精華液,小小一顆的份量便足以塗抹全臉,非常適合出外旅行使用。而且一片七顆才0.95歐,便宜又不占空間,作為大量購買的伴手禮再適合不過了。

我在店裡大概逛了半小時左右。
本來以為時間不多只會拿了就走所以沒有做太多功課,因此除了膠囊和安瓶之外我只多買了一盒茶包、一雙刷毛褲襪和一個發熱鞋墊。
但事實上DM藥局超好逛的!!!
它讓我找回了第一次去日本藥妝店那種失心瘋的感覺,看到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好想買。具體有哪些現在想不太起來了,但這麼比喻好了: 針對身體的各種症狀它都可以生一項產品出來賣你。
會讓你逛著逛著就: “欸居然有這個! 我好像很需要!!!”
若不是因為沒做功課哪些值得買我不知道所以不敢下手,要不然戰利品可能遠遠不只這些了XD
買完東西回到旅館休息了一下後,FB Messenger傳來小敏的訊息: “我們要去餐廳囉。”
好喔,那我也差不多該出門了。
戴上毛帽,圍上圍脖,穿上羊毛大衣。想了一想,把剛剛新買的褲襪拆了穿上(原本就穿了一層褲襪所以現在有兩層),套上羊毛短襪,又放了發熱鞋墊。
這樣子保暖萬無一失了吧!!

一切準備好之後,我出發前往午餐要吃的Mustafa’s Gemüse Kebap,與彼得和小敏會合。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