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歐洲聖誕冬遊記(3) Zaanse schans風車村

壞的開始不見得是失敗的一半

2018/12/9

早晨八點鐘,鬧鐘準時的響了。
我起身拉開了窗簾,在這夜長晝短的冬季,外頭的天色還像是夜晚一樣。

多虧了昨天很早回房有充足的睡眠。今天起床的精神非常的好,落枕也好了八九成,已經不怎麼痛了。看來可以精神抖擻的開始這趟歐洲旅行跑行程的第一天喔!!

愉悅的心情在我整裝完畢下樓搭接駁車的時候被澆了一盆冷水。

外頭很陰…這倒不怎麼意外,畢竟出發前看過天氣預報,我待在荷蘭的時間都毫不意外的是爛天氣。但我原本心存僥倖,想說應該只是毛毛雨,帶著防潑水外套罩著就夠了。但現在的雨看起來不小欸….

評估了一下淋濕後凍成冰棒的機率,決定還是上樓拿個雨傘好了。

這一上一下就錯過了我原本要搭的接駁,下一班…18分鐘後。我默默的又按了上樓的電梯,要等就乾脆回房間等好囉…回到房裡我拿出昨晚買的風車煎餅,原本放在大衣口袋裡打算坐火車的時候吃,現在剛好沒事不然就拿出來啃一啃…

意外的,很好吃耶。

我以為風車煎餅不配無糖茶肯定的甜的發膩,但實際上吃起來卻不會。焦糖的香和外層鬆軟的餅乾融合在一起,讓它的甜味彷彿披了一層格紋大衣一般,不那麼赤裸裸,反而給人一種溫暖幸福的感覺。

這是我吃過最喜歡的一款風車煎餅,可惜後來買伴手禮的時候找不到同一個牌子,其他牌的吃起來總不如這印象中的美味。

啃完餅乾正好是時候下樓搭車。

今天預計的行程是: 上午坐車到阿姆斯特丹近郊的風車村看風車,中午回到市區吃飯,順便繞一圈市區的景點拍拍照,近傍晚搭車去近郊的哈倫小鎮走一走,晚上逛那邊的聖誕市集。

坐在接駁車裡看著陰雨的窗外心中不禁想著: 這種天氣我真的要跑到郊外去看風車嗎? 還是乾脆就進市區逛街或參觀博物館算了?

但是…都來荷蘭了,不去看個當地特色的風車嗎? 而且待會兒要買的那張交通票卷那麼貴,不坐回本好像很可惜。

在到達機場之前我都一直在內心天人交戰中。

說到今天要用的交通票卷,是這張Amsterdam & Region Travel Ticket。這張票卷對於想要在阿姆斯特丹近郊區域走跳的人來說相當的方便。

分成1、2、3日卷,價錢分別是19.5、28、36.5歐元。(漲價了!!! 這是2019的價錢,我2018買1日卷是18.5歐) 在其規定範圍內可以無限制地搭乘NS的火車,GVB的地鐵、公車、路面電車等等。

具體的地圖範圍可以參考官網上的PDF,不過一般觀光客常去的看風車的Zaandam、北海小漁村Volendam、起司市場Edam、鮮花市場Aalsmeer,還有我這次要去的小鎮Harleem,當然還有史基浦機場都包含在其範圍內。

需注意它一日的計算方式不是開卡後算24小時,而是截至開卡日期的隔日凌晨4:00為止。所以假設你買了一日卷並且在晚上11:30開卡,那4個半小時後你的票就過期囉。

購買地點也可以參考官網,在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和一些遊客服務中心都可以買到。我自己是在機場大廳的Train tickets & Service的櫃台買的,她們人很好,會主動詢問你接下來要去哪裡,幫你查好班次印出一張時刻表給你。

而且她詢問的時候,我一時想不起來Zaanse schans這個地名,只記得有要在贊丹車站換車,於是便說:我要去…贊丹?

但她了解我的明白,問道:Zaandam? Or Zaanse schans? You want to see the windmills?

我回答:對!我要去看風車,於是她馬上知道我的正確目的地應該是Zaanse schans,應該要先坐火車到贊丹,然後換巴士到Zaanse schans。

太好懂了,這些死觀光客XD

拿到票和行程表後大概再15分鐘後9:45的車就要來了,我決定直接下去月台等。

一下去月台空蕩蕩的沒什麼人,我於是開始做一些錄影啊自拍的動作來打發一下時間。這次相機帶的組合是 : XT3 + 16mm f1.4,又大又重,於是我花了很多時間在試拿它自拍的手感。

終於抓到比較順手的感覺了! 耶!

話說…車怎麼還沒來? 也該來了吧?

看了一下手機正是9:45,為什麼月台都沒車啊? 難道…荷蘭的火車不准時?

越想越不對勁決定找電子看板確定一下時間,我站著的左邊月台沒看到9:45的班次…疑所以是在右邊月台嗎? 但那邊沒感覺有來車啊?

邊想著往右邊走去,就看到一輛列車活生生的在我面前發車開走…

靠杯原來火車停在前面!!我站的位置沒有車廂!!難怪旁邊都沒人啊啊啊啊啊啊啊

想到剛剛火車停在那裏的時候,大家在上車我卻在前方不遠處忘我的自拍,就覺得…蠢炸了!!!!

下一班車,半小時後……

我今天到底要浪費多少時間!!!….

原本預估風車村逛到中午就離開,但現在光到達都快中午了。這樣還有時間回阿姆斯特丹市區逛嗎? 還是說… 不去風車村的念頭又躍回我的腦海……

抬頭一看,這邊的月台看板上寫著的正好是 10 min > Amsterdam Centraal

彷彿有小惡魔在誘惑著我: 怎麼樣? 要不要放棄? 要不要改搭這班車去市區?

……

………

不知道是什麼信念的力量,我最終竟然沒有選擇放棄風車村,而是回到機場大廳逛紀念品和逛超市來打發了這半個小時。

前往Zaandam的火車終於發車了。

火車行進的途中我一直看著窗外發呆,看著眼前的事物不停變換,只有灰灰的天空就像SET好的佈景一樣一成不變。內心洗腦自己說: “網路上的照片都是晴天的風車村,只有你看的是雨天風車村。多特別啊,這是常人沒有的運氣呢”

這段話當然有八成是在自嘲,但也包含部分我真實的想法。不論是好是壞、是雨是晴,每個人看到的風景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不如傳說中的美麗,但在你親身經歷的那刻起,就成為了一段有價值的獨家記憶。

殊不知命運之神就是專愛跟你唱反調。

當我已經盯窗外盯到眼神死的時候,那一成不變的佈景突然產生了一點變化。下半部是怎麼了? 感覺有點破洞,變成有點白色,又帶點淺藍…咦? 那是藍天嗎?…?

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細的定睛一看…真的是淺淺的藍天!!!!!! 我們在朝藍天的方向前進!!!!!!!!!!

這就是所謂的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還是不要高興得太早好了,搞不好只是擦肩而過的小晴朗,還不知道目的地是什麼狀況呢。

不久之後火車就到達Zaandam啦。一出車站就看到一棟顯眼的建築,這不就是很著名的那間很像樂高積木一層一層堆疊起來的飯店嗎?

本人真的長的好卡通好可愛喔XD 旁邊一整排的建築也都色彩繽紛各具特色,有時間的話可以在這個小鎮裡逛一逛……可惜我沒空,現在得先找找前往風車村的巴士該去哪兒搭。

巴士站其實很好找,就在火車站出來後左手邊的坐電梯往下。但我個人認為它的站牌標示不是很清楚…或者應該說我完全沒找到任何的標示啊XDD

最後我決定用問的。

先問了售票口的人,她們跟我說是最前面停著的那輛紅色公車。我立馬急急的跑了上去,然後拿著行程表跟司機確認這台會到我要去的地方。結果司機跟我說: “這台不會到,你要往前走到底,是白色的車。”

走過去發現…這附近停了兩輛白色大巴,外型看起來一模一樣,我該搭哪一台啊??

第一台車的司機看了看我的行程表後跟我說 : “不是這台,前面的。”

又跑上前面那台車,這台是個女司機,她跟我說: “要等下一班,在這裡等是對的,但你要等下一班喔。”

我只好又灰頭土臉的下車等待,剛好有三個看起來像是泰國來的大媽也朝這方向過來,看著剛剛我下來後就開走的車,好像想要搭又沒搭上,於是三個人吱吱喳喳的嘟嚷著。不過我也沒有太注意她們,逕自的走進了巴士站的室內避風。外頭好冷啊~~

不久後又有一台長的一模一樣的白色巴士進站。上車一問,這次終於是我要坐的車了!!! 我選了在第二排的位子坐下,脫下大外套長吁了一口氣。

真是好不容易啊~~

好啦,搞得好像很複雜,但其實這完全是我做功課不足。當時如果我拿出手機查一下google地圖,一切就會非常清楚了。

機場賣票的小姐幫我規畫的下車的地方是Zaandijk, Zaanse Schans這站,會到達這一站的公車其實就是69號。從Google地圖上的站點標示其實就可以很清楚的察看哪幾號公車會停靠在哪裡,以及下一班到達的時間 (還有它接下來會停的站,可以用來確認方向沒錯)。

從圖就可以知道我的確應該是在走到底的月台等沒錯,而當時那個女司機的車應該就是64或65號,所以她叫我等下一班。

其實很單純的,是我自己傻。

但我相信應該不單單是我一個人覺得這邊的指示有缺陷,我上車後不久,就看到剛剛那三個泰國大媽也上來了。她們就坐在第一排,其中一個人拿了一張她們自己記的memo,指著上面寫的Zaanse Schans,用英文問我說: “你是不是也要去這裡?”

我跟她說對啊。

她又問: 那你為什麼不搭前面的那班車呢? 我們有看到你跑上去又跑下來。

我: 因為那個司機叫我等下一班啊,應該就是要搭這班吧?

她: 原來是這樣,我們都搞不清楚要搭哪一班。

原來同是天涯迷路人。

下車的地方是一個大馬路旁,一樣是沒有任何的標示。我左看看,右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拿出相機拍個照先…

拍完了看到那三個人還在原地吱吱喳喳,欸我還想說拍完照跟著他們後面走就好XDDD

好吧,只好打開了google地圖定位風車村,跟著導航走就不會有錯了。

在我邁開步伐沒多久,那三個大媽就跟了上來。

問說: 你知道怎麼走嗎?

我: (晃了晃手機) 就…跟著地圖。

她: 你是用google map還是map.me?

我: 我用google map。

她: 那靠你了,我們就跟在你後面囉。

我: 欸XDDD

怎麼這趟總是有陌生人要跟著我走啦。

從這站走過去大概有15分鐘的路程,中途會先經過風車磨坊,然後還要過一座大橋(Julianabrug Zaandijk)。天氣還不錯,不錯沒有下雨還有微微的暖陽,所以這段路走起來非常舒服。

在大橋上就可以看到那一排風車了!!!!

有風車的地方當然就有…風,我忙將我的毛呢帽收了起來,戴這種帽子來風大的地方我到底在想什麼呢?

進入到風車村的那刻我是驚艷的。

本來以為這裡的看點大概就是河上的那幾座風車吧,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期待,卻不知其實這裡也有著很美麗的村莊景致。尖屋頂的小木屋蓋在縱橫交錯的運河之間,門前有小橋,河畔有柳樹,雖然隆冬之際大部分的樹已成枯槁,但依舊有遍地的綠草如茵讓這座小鎮散發著活力與生機。

本來還為了這趟時間不足無法去羊角村而感到可惜,沒想到這風車小村竟也讓我一窺了所謂運河畔小村莊的獨特美景。

當我還邊讚嘆著此處的給我的驚豔,邊忙著用相機捕捉這有如童話世界的景色的同時。老天爺不知何時偷偷拿起了畫筆,趁我不注意的時候大筆一揮,於是我眼前的如畫風景…多了一整片的藍天!!!!!

這畫龍點睛的一筆讓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

如果說前幾秒鐘的童話小鎮訴說的是一段略帶憂傷的故事開頭,那我相信在這個當下,那段故事一定已經有了一個幸福美好的happy ending。

該說什麼呢…好險我沒有放棄 — 這是我此刻唯一的想法。

除了看風車拍風車以外,這裡也有很多的觀光小工坊。入口通常會展示一些當地特產的生產過程與器具,然後出口前就是讓觀光客掏錢的小賣店。

比如我第一間進去的起司工坊,一走進去的就看到牆邊擺了好多的起司圓餅,前方展示了一個正在(假裝)煮起司的大木桶。過了門下一個房間就直接是一個好大的賣場,裡面有各式各樣的起司製品可以購買。

我來的時候剛好遇到一個台灣團,聽到熟悉的語言吱吱喳喳:“吃吃看這個啦” “這什麼口味?” “哩愛買叨幾咧?”…讓我瞬間有種回到台灣的感覺。

不得不說風車村真的充滿觀光客,路上看到的八成都是亞洲面孔: 台灣人、中國人、韓國人、泰國人。只能說這裡真的離阿姆斯特丹太近太方便了,成為遊客最愛也無可厚非。

此時的我沒有什麼購物慾望,草草逛個一圈。拿了幾片試吃的起司嚐嚐鮮後,便從後門的出口晃了出去。

旁邊是圈起來的小牧場,裡頭有雞有鴨還有一群超級可愛的小山羊!

這裡的山羊身體胖胖腿又短,走起路來一扭一扭,有種蠢萌的可愛。

除了起司工坊以外應該還有個木鞋工坊,不過我沒有逛到,也沒有特意去找。一個人旅遊的時候我通常都走這種隨意路線,事前不會做太多功課,經過什麼就看什麼。不用為誰的快樂負責,所以可以盡情享受未知和偶遇,就算踩到雷也沒有關係。

在外頭越走發現太陽越大,甚至是大到有點刺眼的地步。雖然陽光照射在皮膚上頗為溫暖,但只要一有風吹來…我的耳朵、手指還有羊毛大衣被吹起的下襬露出的小腿部分,就會感受到一陣穿~心~涼。

如果這是北風與太陽的故事,那我必需說 : 北風先生,你贏了!

於是我走進了一間烘培工坊,打算在這裡吃個東西避避寒順便補充一下熱量。裡頭一進去的地方就像是古早味柑仔店,一小格一小格裡頭都放著不同的小零嘴。在網裡頭走,有一個區域展示了一些擀麵棍、餅模等等的烘培道具。

最裡頭有個小小的櫃台在賣熱食,有鬆餅、熱牛奶、還有一些現成的麵包餅乾。其實我不太餓,主要是想喝點熱飲,於是我跟櫃檯的人點了一杯熱牛奶和一塊風車煎餅。

他問我說: Milk with anise?

其實我不知道這個單字的意思,不過我想說無妨就跟他說: OK。

最後結帳的時候他給了我…兩杯牛奶,沒給風車煎餅。

我整個黑人問號 ???

奇怪!? 剛剛的溝通有什麼障礙? 我什麼時候說了two? 還是我有跟他比Ya? 又或者是我旁邊一直跟著一個我看不到的人????????

…後來想說他都倒了都倒了,反正我也是口渴,就默默地掏錢拿走了兩杯牛奶… (一杯還不便宜,印象中2.5歐)

旁邊有個 像咖啡廳一樣的小房間可供內用,裡頭佈置的非常溫馨可愛。反正都點了兩杯熱牛奶,我索性在這裡好好的休息一番。

拿起杯子還沒喝下去我就知道剛剛多加的那一味anise是什麼了。一股非常熟悉的味道…是茴香XD …歐洲人怎麼這麼愛它? 連牛奶裡都要加?

這款Anijsmelk算是荷蘭特色的一種傳統飲品,將牛奶加入茴香籽以及糖和蜂蜜調味,據說有安神助眠的效果。不過我個人並沒有很喜歡,覺得太甜了,而且茴香的香味對我沒有加分效果,我期待的是牛奶的香濃原味啊…

離開前順便整了整裝,把毛呢帽和雨傘收進莎白裡,拿出手套和貝蕾帽備用。

這裡就要順便提一下我這次旅行的標配了。

由於這趟包含一個人旅遊還有傳說中治安不是很好的俄羅斯的部分,所以我在準備服裝的時候就想說: 要配合歐洲人冬裝的風格,以暗色系為主,混在人群中不要太醒目。

所以我特地買了一件黑色的羊毛長大衣,鞋子也是走大地色系。

而出門的時候我也盡量不帶太多東西。除了不可避免的大相機和手機之外,我會把護照、折成小小的雨衣、帽子、手套、圍脖、行動電源、相機的預備電池和一部分的備用現金放在我的伊莉莎白背包裡。

然後把莎白後背,再把一個裡面裝隨時用的現金和卡的小錢包斜肩背著,最後將大衣穿上罩在外面。外表看起來就像是只拿了相機,其他什麼東西都沒帶一樣。

自我感覺好像滿安全的,但缺點就是…如果要從後背包拿東西會很麻煩。必須找地方把大外套脫下才行XDDDD

穿戴完保暖措施就可以繼續出去逛啦。 戴上手套和毛帽整個防禦力至少提升50%,風吹來的時候只要把大衣拉緊就妥妥的,可以再回到風最大最冷的風車河畔面對挑戰了。

村內可以看到還在運轉的風車一共有五座,會不定時的輪流開放入內參觀。

我參觀了其中的一座的,裡頭有三根大大的驅動軸,兩邊覆著磨石,上頭則連接著巨大齒輪帶動著磨石繞著圈轉動。

風車運作的原理,基本上就是利用齒輪將風力轉換成動能,用以旋轉磨石來磨粉、榨油,亦或是推動鋸刀來完成鋸木的工作。北風先生就這麼成了廉價勞工,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散著步,迷著路,享受著冬日暖陽下的小鎮風光,不知不覺時間接近中午12:30了。我在這個小鎮待了大概一個半小時,差不多該往下一站前進囉。

回程我選擇走另外一邊,往Zaans Museum的方向。這裡也有一個公車站,可以搭391號公車回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

回到市中心的時間已經是下午1點半了,原本想著要在這裡找家餐廳吃中餐,然後散散步欣賞一下這裡的運河風光,但這麼一來只怕去哈倫小鎮的時候太陽都快下山了。

嗯…

反正最後一天回來的時候還有一整天逛市區的機會嘛,不急於這一時!

我決定不做停留,直接搭上前往哈倫的火車。

To be continued..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