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 桃園→ (虎航) 名古屋 →午餐 : いば昇 →名古屋城→ 晚茶 : Harbs 栄本店 → 宵夜:世界の山ちゃん 住宿:東橫Inn 名古屋 新幹線口
Day2 : 名古屋 →高山 午餐:味藏天國 → 高山老街 – 三之町逛街 → 下呂 住宿:小川屋
Day3 : 下呂 → 高山 → 白川 午餐:蕎麦脇本 → 合掌村散策 →名古屋→ 大阪 住宿:東橫Inn 大阪淀屋橋
Day4 : 大阪 → 京都 → 嵐山公園 午餐:稻 → 天龍寺 → 嵐山遊船 → 祇園 晚餐:ひさご葫蘆親子丼 → 二条城夜櫻 →大阪 住宿:東橫Inn 大阪淀屋橋
Day5:毛馬櫻之宮公園 → 梅田 午餐:福太郎大阪燒 → 台灣
2016/4/2
為什麼用這首歌開頭,其實我也搞不清楚。
回想起來,這似乎是在凌晨3點半從詩音家坐上計程車前往機場的時候,車上撥放的其中一首歌。
也許是因為只睡了短暫的兩小時讓大腦處於一片空白的狀態,副歌反覆的旋律就這麼銘印了進去,導致這首歌在整趟旅行中時不時的會在我的腦海裡repeat。
以這麼悲的歌作為BGM,可以預見了這趟旅行是一個陰陰的基調。
說起來這次旅行的標題,一開始是”賞櫻滑雪旅”,變成了 “賞櫻溫泉旅”,又變成 “昇龍賞櫻旅”。但去完回來之後,我覺得真正的標題應該是”櫻花季的美食之旅”才對XD
一開始我們打的主意是去北海道滑雪,但因為不想請太多天而延到清明連假變賞櫻。
然而我們對滑雪仍不死心,於是把主意打到了日本中部的歧阜,因為歧阜的滑雪場 似乎有機會在四月初仍開放。
但說到賞櫻卻又無論如何想要到京都去,櫻花與古都一直是相輔相成的完美結合。於是又決定了這會是一趟從中部拉車到關西的行程。
既然都到了關西…之前一直想去的有馬溫泉是不是該排進去了? 還有六甲山夜景!
櫻花、溫泉、夜景、滑雪一次滿足,多完美啊。
然而一切在最後一次討論的時候突然大翻盤。放棄了風險比較高的滑雪行程,卻打了拉車到北陸去白川鄉合掌村的主意。
最後為了讓行程不要太趕,把有馬溫泉換成了同為昇龍道上的下呂溫泉,達成了最終定案。
說到這個”昇龍道”,我也是在去年來名古屋賞櫻時才知道這個名詞。
它指的是日本中部 – 北陸,南自三重縣北至石川縣的一條觀光路線,由於石川縣的能登半島狀似龍頭,整條蜿蜒而上的路線如蟠龍舞空,故名之昇龍道。
![]() |
圖源:KKday |
昇龍道上著名的景點包括伊勢神宮、名古屋城、飛驒高山、白川鄉合掌村、立山黑部、金澤兼六園等等…,可以一路玩上去,而交通手段則包括JR或高速巴士。
這次我們透過KKday網站買了昇龍道巴士三日卷一般版(59美金。當地買是7000日幣,稍貴一點),憑此PASS可以無限乘坐指定路線的巴士包括:
《預約制》
名古屋-高山(名鐵巴士、濃飛巴士、JR東海巴士)
高山-白川鄉-金澤(北陸鐵道巴士、濃飛巴士)
名古屋-白川鄉(歧阜巴士)
《不需預約》
金澤-富山(富山地鐵、北陸金澤巴士)
高山-白川鄉 (濃飛巴士)
這個卷甚至還包含機場來回交通,我們從中部國際機場 → 名古屋市區的名鐵就是靠這張兌換。台幣兩千元不到可以解決3天的主要交通算是滿划算的。
另外五日卷的廣域版(79美金)則多了 一些支線的巴士路線 (比如說高山 – 下呂),如果花更多天在昇龍道深度旅遊的話則可以考慮購買這種。
網路的部分則是嘗試了7-11 ibon就可以買得到的SAKURA sim卡,一張599元可用7天,每天高速上限200MB,超過還是可以用,但就降速到200KB/s。
機票部分是趁虎航名古屋線開航的時候買的,去程+15kg行李一人3353,回程是關西機場出比較貴一點,+20kg行李一人6775。
總共的機票錢是一萬出頭,就清明連假+櫻花季來說,算是可以接受的價位了。
這天我們搭乘6:20~10:05的班機到達中部國際機場,一出關就看到曾有一面之緣的昇龍道之龍在眼前張牙舞爪。
穿過中間通路來到名鐵售票處,拿著事先印好的購票證明在名鐵Travel Plaza領取昇龍道巴士3日卷,再到旁邊的票口兌換到名古屋的車票。
機場到名古屋站只需要28分鐘,我們一到就先前往位於JR太閣通口的東橫Inn 名古屋站新幹線口 check in。去年我是住在這附近的三交Inn,旁邊就有一家Bic Camera,是個非常的方便但要小心手滑的地方XD
卸下行李的第一站,我們搭乘地下鐵東山線直奔栄站。栄是名古屋市最熱鬧的一區,舉凡逛街美食追星都聚集在這一帶。
我們就是衝著名古屋名物 : ひつまぶし (鰻魚三吃) 的名店之一 : いば昇 而來。
店裡的裝潢頗有fu兼具日式古風以及高級餐廳的質感,木製的桌椅,寬敞而獨立的座位,中庭還有一處庭園造景,自然的光線將店裡變得明亮。
只是來來去去的店員阿桑們似乎忙過頭了,我們進去後沒有受到太多的招呼,甚至連定番的有幾位都沒有問。我們觀察著前人的排隊方式跟著排,卻有一種“他們有幫我們安排座位嗎?”的不安感。
幸好等了約半小時終於有位子了,是位於裡間的和室桌。不習慣跪坐的我們沒多久就受不了的開始把腳亂伸亂放。
這裡的菜單非常的簡潔,就只有桌上立牌上寫的這幾樣。
大致分成 : 鰻魚蓋飯(丼)、份量比較多的鰻魚蓋飯 (上丼)、鰻魚定食(長膳、長燒 不確定差別在哪)、份量比較多的鰻魚定食(上長膳、上長燒 )、鰻魚三吃 (櫃 まぶし)、湯(吸物)、小菜(口取)、生魚片 (刺身)。
都來到名古屋當然要點鰻魚三吃囉,我們四人一人點了一份,又各加點了一碗鰻魚肝湯。
雖然排隊排得有點久,但餐點倒沒有等很久就送上來了。
鰻魚肝湯出乎意料的好喝,湯頭微鹹中帶點清甜,鰻魚肝完全沒有預期的腥味,咬起來就像QQ軟軟的雞心,非常好吃。
打開飯盒的蓋子就被飄出的一股甜甜的焦香氣息所迷惑,一整碗鋪的滿滿的鰻魚在視覺上更是誘人。色香兼具,吃進嘴裡的味道也沒讓人失望。濃郁的甜鹹醬汁相當下飯,鰻魚厚度適中,魚肉柔軟,表皮則烤的焦脆,魚刺挑得很乾淨幾乎感覺不到,入口的當下只有一種名不虛傳的讚嘆。
第二吃是將小盤裡的芥末和青蔥加入飯裡攪拌食用。一吃下去又是驚艷,多了芥末的提味讓原本單純的甜鹹味蹦出一股衝擊的刺激感,爽脆的青蔥夾雜其中更讓整體的口感豐富度和清爽度提升,比原本單吃更加分了!
第三吃則是茶泡飯,茶汁是帶點微苦的抹茶,淋到飯上…嗯 這個吃法恕我們台灣人有點無法欣賞。基本上吃起來飯就沒味道了,抹茶味倒是非常的搶戲,整體是帶苦的微鹹,說不出的違和感。
由於第三吃結尾的不好,加上排隊等很久及份量過多最後幾口有點膩扣了一點分數,這餐我給85分! 下次來想試試最有名的鰻魚名店 – 蓬萊軒。
吃飽喝足後也已經下午三點多了,再不出發賞櫻天就要黑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