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16 禮拜二 上午4:55
就是今天了。
在這麼不尋常的時間起床,當然就是要去做一些不尋常的事。
沒錯…就是熱氣球啦!!
這是我在這趟旅行中最期待的一個行程了,因此雖然要早起但心情還是相當亢奮且雀躍的。
走出房門還是一片夜色,但看得出天氣相當不錯,看得到很多星星。
其實要坐到熱氣球也是需要看老天臉色的,先別說有沒有下雨,萬一不幸那天風太大也很可能不能飛。而之所以要這麼早起來,也是因為在清晨日出之前熱對流沒那麼旺盛,氣流相對平穩,比較適合熱氣球飛行。
由於新規定一個熱氣球限乘20人,我們整團卻有21人必須分成兩組。搭上小巴前往搭乘點的路上思思發給大家熱汽球導覽和果汁及巧克力蛋糕填肚子,但因為太早起床當下實在不太想吃東西…
我 : 現在完全沒有食慾啊…
謝 : 我也是…先拿著吧
(五分鐘後…)
我 : 外面好黑啊 (嘴巴嚼嚼)
謝 : (轉頭一看 驚) 妳不是說不想吃嗎!?
快接近目的地時,開始可以看到路旁蟄伏著一個一個巨大的熱氣球,隨火光一明一滅而緩緩膨脹,彷彿沉睡巨人將被喚醒,我們的興奮之情也開始蠢蠢欲動。
下車之後,我們在黑暗中走了一小段路,就看到我們要坐的熱氣球了!!
熱氣球的籃子大概到胸口這麼高,分成兩邊,一邊坐十個。大家必須一個個踩著籃子側面的洞爬進去。女生最好也是穿褲裝來比較方便行動,但若是是想讓土耳其帥哥抱進去的當然就另當別論啦XD
10個人都進來後其實沒有想像中擁擠到動彈不得,至少轉身的空間都還是有的。另外半邊是不認識的外國人,正中間則是駕駛艙,時不時會傳來”刷~~”很吵的噴氣聲,是”球長”噴射火焰以產生熱氣的聲音。
我們站的位置裡駕駛艙很近,感受得到噴火時傳來的熱氣,在清晨的低溫中還滿舒服的。
關於熱氣球的駕駛,好奇查了一下發現它是靠著氣態瓦斯(熱氣較多)和液態瓦斯(熱氣較少)的切換來控制上升下降,並藉由不同高度的氣流方向不同,讓熱氣球隨著氣流來做水平移動(這部分需要經驗與技術)。
等待起飛之前其實還滿忐忑的,畢竟生平第一次搭熱氣球,不知道這種單憑熱空氣飛上高空的交通工具到底穩不穩,安不安全,會不會很晃? 對起飛那刻整個是挫咧旦。然而實際上就在思思幫我們拍了合照,然後揮手說待會見的同時,我們才發現氣球早已在不知不覺間緩緩離地。
在熱氣球上面其實一點也不晃,除了一開始駕駛帶我們飛下峽谷時,故意跟旁邊的熱氣球”kiss kiss”,讓我們小小驚嚇了一下之外 (因為之前看過熱氣球相撞而起火墜毀的新聞),整趟旅程都是相當平穩的。
我們緊張的心情也隨著熱氣球的高度漸漸升高而轉為亢奮。
此時的天色已微亮,但太陽還沒出來,整片大地看起來是灰濛濛的。我們的熱氣球從峽谷裡出來後,飛行高度持續往上拉高,上面的空氣微冷卻十分清新,眼前整個卡帕多奇亞的奇特地形一覽無遺。刀削般的地形和稀少的植被,廣闊而蒼涼,聽說這裡也就是星際大戰裡面場景的原型。
峽谷由高處看下,彷彿是高原上一條條的巨大傷疤(也很像林月如的”斬龍訣”在地上所砍出來的痕跡 XD) 遠處房子特別密集的三角形高地則是烏其薩城堡的所在。
印象中當初看食尚玩家時,他們說會有一眼望去數不盡熱氣球同時升空的感動。不過不知道我們的起飛位置太偏僻還是怎樣,周圍沒看到幾顆。
後來飛高以後總算看到比較多,但都集中在離很遠的地方,游離在外的我們好像在耍什麼孤僻…我們也想打進熱氣球的社交圈啊!!!
似乎聽到了我們的心聲,熱氣球終於敞開心胸,願意飛得離同伴們靠近了點。
此時駕駛喊道:”Look over there!”。
只見遠處天際線開始染上一抹橘紅。隨著顏色漸漸轉濃,一顆耀眼的金球從地平線山的彼端冒出頭來。
熱氣球日出 !!!
這難得的一刻大家都不想錯過,忙碌的拿出各自的家私紀錄著。
我也雙刀流的邊用AS30錄影邊拿EM5拍照,只恨再沒有第三隻手可以拿手機來拍個全景。
由於照顧到每個位置的人都可以拍到日出,駕駛還非常貼心讓熱氣球在原地旋轉了一圈,只是作為既得利益者的我們在眼前美景被轉走時就忍不住開始哭爹喊娘了。
另外一個有個可惜的點是我們看日出的角度,無法將許多昇空的熱氣球一起拍進去。尤其後來看到曹她們那球拍到的整個天空都是滿滿熱氣球的照片,更是覺得我們只看得到兩顆孤伶伶的飛在太陽旁邊實在少得可憐…
 |
曹視角 |
 |
我們視角 |
不過兩顆也有兩顆的趣味,姑且當作它是一種”美得冒泡”的概念吧!
日出秀結束以後,駕駛還很幽默的說”Now it’s gonna be sunset”。接著降低熱氣球的高度讓太陽漸漸被山頭擋住,還真的”一秒變日落”了XDDD
不過高潮過去之後熱氣球之行似乎就開始歸於平淡。我們飛過了宛如波浪般的凝灰岩壁,駕駛故意飛得離石壁很近還騙我們說: 等下會飛很近喔~伸手就可以摸得到岩壁喔。
但我們躍躍欲試的伸長了手,才發現根本一直飛在連伸腳都碰不到的距離。
我們還飛過了一片狀似竹筍的岩石區,岩石上開了很多小窗戶,似乎也前基督教徒藏身於此時的居所,有些甚至現在也有人居住著。駕駛經過這裡的時候還在那邊虎爛指了其中一棟說那邊那間就是他家。
近一個小時的航程到後半段開始沒有新鮮的東西可看了,剩下就是我跟謝忙著找熱氣球當背景自拍。
在空間有限的熱氣球內手伸不長,要把人和景好好的收進去其實是有難度的。此時大家最佩服的就是Charley哥了,居然敢在萬丈高空上把手機架在自拍神器上然後伸出熱氣球外面,心臟真是超級大顆!!
雖然到最後已經沒事做了,然而在發現收氣球小組已經在下方待命準備把我們的氣球拉下去的時候,心裡還是相當捨不得,恨不得趕快飛走別讓他們追上。
快要降落時大家要做好降落姿勢(landing pose),也就是雙手抓緊籃子內側的抓環,然後整個人半蹲重心放在後面向後倒。起飛前還讓大家特地練習過,讓我以為降落時會是怎樣一番天搖地動的危險狀況。
但其實就跟起飛一樣的平順完美沒有絲毫顛簸,並且是把籃子直接準準的降落到拖車上,技術好到大家嘖嘖稱奇。(玩過GTA直昇機投放貨櫃到拖車上的任務後更有所感)
停好之後大家陸續從籃子裡跳下來,思思時間也算得很好的來迎接我們了。接著工作人員便開始忙活起來,拿出小桌子擺上蛋糕和酒杯,籃子上裝飾了葉子和花草,很快的一個小型慶功宴的現場就佈置完成了。
駕駛開了一瓶香檳套葡萄汁,大家一人一杯高喊”雪拉菲”,乾杯慶祝這次的飛行平安順利。接著駕駛會一個一個頒發證書,當作是搭乘過熱氣球的紀念。
現場還會販賣剛剛在熱氣球上拍的環景影片,一片20鎂。駕駛有用他的ASUS電腦demo給我們看,基本上就是會看到一圈人的頭頂動來動去,如果有興趣其實可以share買一片回去copy就好。
結束了熱氣球的行程我們搭車回民宿,大概有一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接著吃完早餐後就準備出發了。
今天的行程主要是卡帕多奇亞一日遊,要走遍這個地區的各種奇特地形。
首先踩的點是烏其薩(Uçhisar)城堡,這算是這裡非常醒目的地標,不管是在熱氣球上或是昨天在遊覽車上都常常看到它的身影。”烏其薩”是”第三個”的意思,所以還有另外兩座堡壘存在,不過說是城堡其實我覺得看起來比較像是巨大的螞蟻窩。(沒禮貌)
這裡也是卡帕多奇亞的最高點,好像花5里拉的門票可以登城堡俯瞰卡帕多奇亞。我們跟團來沒有這個安排,不過說實在早上在熱氣球上也看得夠了。
這裡的小攤販前有一棵掛滿藍眼睛的樹,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煞是漂亮。
接著來到的是打獵谷(Hunting valley),據說這裡因為水源充足吸引許多動物來飲水,故也是獵人打獵的地方。
老實說我看不出這裡有什麼特別的地形…但也沒人care,因為思思說這裡的店裡有傳統服飾可以免費試穿後大家就瘋了!!! 幾分鐘之後每個人都換上傳統服飾化身古代土耳其貴族,在炎熱的天氣裡也拍照拍得不亦樂乎。
接著來到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葛萊梅露天博物館。
葛萊梅(Göreme)的意思是”You can’t see me“。
古早時期基督徒被羅馬帝國打壓,後來又被阿拉伯軍隊視為異教徒追殺時,在此利用天然地形躲藏故名之。
這個露天博物館就像是他們的社區一樣,除了作為住所的洞穴居以外,還有好幾座不可或缺的教堂。
因為是洞穴教堂,當然不像一般歐洲教堂有什麼華美的裝飾,主要的看點是牆上繪製的乾濕壁畫。
首先解釋一下乾濕壁畫的分別好了
所謂乾壁畫是比較早期的技術,這種壁畫不打草稿,直接在岩石上塗顏料,色彩單一(通常是紅色)。而後期發展出的濕壁畫,會先在岩壁上舖一層灰泥打草稿,色彩比較豐富,但缺點是灰泥刮掉就沒了,比較容易遭到破壞。
教堂內部都不能拍照,幸好思思拿導覽手冊講解的時候有把它拍起來,不然我都要忘了裡面長怎樣。(喂)
有著色彩繽紛的濕壁畫的是蘋果教堂。之所以被稱為蘋果教堂好像是因為教堂前有棵蘋果樹。裡頭壁畫相當豐富,畫的是耶穌的受難經歷。壁畫裡每個人像光環裡都有四個字母的希臘文名字縮寫,比如說耶穌的就是ICXC,另外看到光環裡有十字架的也可以辨認這是耶穌。
第二個參觀的是有著乾壁畫的聖芭芭拉教堂,壁畫內容描繪的聖徒聖芭芭拉是個埃及人,因篤信基督教而遭到砍頭的故事。由於先看了蘋果教堂裡相對精緻的濕壁畫,在看到這個教堂的壁畫時,我不禁偷偷在心裡噗哧了一下,脫口而出: “這怎麼像小朋友亂塗鴉啊?”,不過隨即想到在教堂裡這樣亂講話好像不太好,趕緊住了嘴。
接著參觀了一個龍蛇教堂,此名緣由於裡面壁畫畫的是聖喬治屠龍的故事,作者想畫龍但只會畫蛇,於是壁畫就變成聖喬治屠蛇了。(很幽默)
除了教堂外這裡還有很多房間的碉堡,可以鑽進鑽出的參觀,可以看到他們的廚房,餐廳等等…但都是空空的石穴,其實沒什麼看頭。
在這裡會常常看到一個十字架和耶穌魚的符號,這其實也有深意的。十字架這個符號包含了五個希臘字母: ΙXΘΥΣ ,這是希臘文的魚的意思。但同時也是:耶穌 基督 神 兒子 救世主這五個詞的開頭字母。因此魚被是當時被追殺的信徒們間相認的暗號,其中一人先畫一條弧線,若另一人是同伴,便會畫出另一條弧線組成耶穌魚的形狀。
大致走馬看花逛了一圈之後,我和謝就把時間留給博物館的商店。不過這裡的周邊大都是那些聖經壁畫相關我們不是很感興趣,便坐在旁邊的階梯拿自拍棒玩自拍。
時間差不多後走出售票口,發現門口的小店居然有在賣十張1.5里拉,且圖片滿好看的明信片,大家趕緊一陣搶購…早知道剛剛該先出來逛才對。 (想要希臘明信片的FB給我地址吧)
因為挑明信片挑得太久,轉眼要到集合時間了。我整個人匆匆忙忙,手上拿著沒收起來的手機,自拍棒,明信片又掏出錢包的時候手一滑…啪!
手機正面著地。
聽到那個清脆的聲音我就覺得不妙了…一撿起來…
幹! 蜘蛛網!!!
旁邊的外國人和正前方的老闆目睹都為我哀號,但他還是收了1.5里拉沒有算我便宜一點…
這一摔我整個人都懵了,這這這已經是第二隻被蜘蛛抓走的蝴蝶了!!!!
雖然是不用錢的工程機,但卻是人家借給我用的啊…回到遊覽車上趕緊藉著微弱的wifi和朋友謝罪。
這次摔的要比上次慘烈許多,右下角還摔出隻蝴蝶形狀的裂痕了。
接下來的地毯工廠行程我基本上就處於一個陷入自己世界的狀態,手機摔了以後似乎變得接觸不良,接上行動電源居然無法充電!!
我一邊重複插拔的動作,一邊焦慮著:”如果沒電了我接下來的旅程中不久無法用手機抄筆記了嗎!?!” (幸好後來換了條線就可以充了)
一直到展示間看地毯時,我才稍微回到現實世界。
中文超溜的老闆很風趣的介紹從便宜到貴的各種地毯,並且一張一張攤開在我們面前。
不得不說地毯真的是都挺漂亮,尤其是用羔羊毛做的最高等級的地毯,不但好看觸感也超好。
行前滿好奇的變色地毯本人倒是比較讓我失望。所謂變色其實就是將地毯甩一下讓毛流方向改變後呈現比較亮或比較暗的同一種顏色而已,我還以為真的會藍色變紅色之類的。
在這裡乾坐一陣跟店員大眼瞪小眼,最終大家都空手離開,雖然地毯是土耳其的名產之一,然而一來價格不斐,二來在臺灣濕熱的天氣又不實用,實在不是讓人會想下手的東西。
離開地毯工廠緊接著是去吃午餐,是我期待已久的陶甕燉肉!!!
陶器也是卡帕多奇亞的特產之一。
為了不浪費陶器燒製過程中的瑕疵品,將之拿來作為燉肉的器具,因而產生了這道特色料理。不管是在遊記或旅遊節目中看到都覺得好像很好吃,很下飯的感覺。
來到洞穴餐廳,桌上依舊裝飾著慣例的餐前一盆草。然而我所期待的陶甕竟不是一人一個,而是服務生推來一個大陶甕,將封蓋敲開(還不是敲碎!!)後分裝在盤子給大家…
欸欸欸 省錢也不是這樣的吧?
總覺得被欺騙了感情。
味道的部分也普通的令人失望,羊肉還騷到我平常不怕羊肉的人都吃不下去…實在是很不ok的一餐。
在這家餐廳唯一收穫是買了很有紀念性的造型陶罐葡萄酒。有不同的size和造型,我買了一瓶中型的,大概台幣3百多塊。
午餐後行程繼續。
雖然覺得已經寫了很多,但其實今天的行程才走了一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