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15
不知不覺已經是旅程的最後一天了。
旅程的終點站就是瑞士最著名的金融重鎮:蘇黎世(Zurich)。
蘇黎世可說是大多數人想到瑞士會第一個想到的城市,這裡不是瑞士的首都(首都是愛因斯坦的故鄉伯恩(Bern)),卻是瑞士的第一大城市,同時也名列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是全世界銀行最多的地方。
這些頭銜聽起來似乎給人一種硬梆梆,冷冰冰,現實而無趣的感覺,所以我行前對蘇黎世這個都市其實是沒有太大期待的。
延續昨晚的矛盾,今天我們一夥人分成了景點組和購物組各自帶開行動。我和安吉兩人是景點組,今天依然要按表操課,把該吃該看該買的目標給一網打盡。
從莫凡彼機場飯店除了坐接駁車回到機場站轉車以外,也可以選擇步行穿過一個停車場到位於高架橋上的Kloten Balsberg車站轉車。
由於今天已經沒有Swiss pass可以用了,我們首度嘗試用車站旁的售票機買車票。短短15分鐘的車程就要CHF 6.6,可見瑞士交通費之貴。
必須說歐洲的火車真的很相信人性。出入站沒有什麼驗票札口,短程車上也幾乎不會遇到列車長驗票,有沒有買票完全自由心證,不過要是違背這樣的信任被抓到逃票的話可是會罰很重的。
9點左右我們到達了蘇黎世中央火車站( Zurich HB )。首要任務是找到地下一樓的locker,先寄放笨重的行李箱。我和安吉的行李一大一小正好可放進同一格,恢復輕便行裝的我們要正式開始對這個城市的探索啦。
蘇黎世中央車站前的大道: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是與紐約第五大道齊名:世界上最昂貴的購物大道之一。大道全長1.4公里,沿途精品名店,各大銀行,知名百貨林立。
 |
左下角的女生的褲子注目 |
站前的銅像是瑞士鐵路之王(Alfred Escher),他參與創建瑞士東北鐵路公司,瑞士聯邦理工大學,瑞士債卷銀行以及穿越阿爾卑斯山的聖哥達鐵路,可說是現代瑞士的奠基者之一。
我們沿著班霍夫大街邊走邊逛,戰略是去程先看準想要買的東西,逛完景點回程再把剛剛看中的東西買起來。
 |
從德國開始一路不停遇到的巧克力名店Läderach,今天終於可以對它下手了。 |
昨晚住的莫凡彼飯店要加價CHF 33才有附早餐。
花台幣一千塊吃早餐…怎麼想都太誇張了,因此當初就想說到市區逛街時順便找吃的。
我們在公園旁的小麵包攤挑選了自己的早餐,然後就順勢找了張長椅坐著就吃了起來。在一片綠意盎然的公園裡吃早餐這種愜意的事情,我好像在臺灣也從不曾做過。
我的早餐是一個可愛的胡蘿蔔蛋糕(我承認我又是靠外表選的)。吃起來感覺是既甜甜的且甜甜的又甜甜的發糕…大概就是這麼豐富的味道吧。╮( ̄▽ ̄)╭
吃完我們在旁邊的麥當當買咖啡喝,正妹店員還附贈了一塊用湯匙盛著的小點心給我們。
吃起來硬而不脆,不知道該說是餅乾還是糕點。
補充完能量我們繼續沿著班霍夫大街逛下去。
昂貴一條街果然不同凡響,連coop都不只是coop而是coop city! 進去晃了一圈也見識到巧克力不愧是瑞士名物,光是放巧克力的架子就佔了一大片區域,種類和品牌更是多到讓人目不暇給。
看準要買的東西後就離手,為了避免提太多東西妨礙觀光,回程才是我們大開殺戒的時候。離開是我又挑戰了一次不同口味的瑞士國飲rivella(到底是有多深的執念)。雖然這次確定買了不一樣的口味了,但是喝起來的味道還是沒差多少XDDD
繼續前行,經過了像是美術館的地方。擺了好幾個兵馬俑展的招牌,上面寫著Qin(秦),我們都想說應該叫姓秦的Ziv來跟它合照才對。
另外還有一面大幅的漫畫宣傳圖,裡面的秦俑眼中都發出詭異光芒,還拿著有瑞士國旗的刀…實在看不太懂他們想要表達什麼?XD
路上經過非常有名的軍火庫餐廳(Zeughauskeller),它是一間由15世紀的軍械庫改建而成的餐廳。這裡提供正統道地的瑞士料理,還有八國語言的菜單可供參考,除此之外,室內佈置陳列的古董軍械器具也是它的賣點之一。可惜今天行程安排來不及進去用餐,只能在外面看一看朝朝聖了。
走到聖彼得街(St. Peter-Strasse)時往左轉,可前往聖彼得教堂,它是蘇黎世老城區有三座有名的教堂之一,其他兩座我們也將一一去拜訪。
聖彼得教堂最著名的就是它的鐘樓了,有著號稱全歐洲最大的教堂鐘面,直徑達8.7公尺。教堂內部的佈置是相對樸素的,走沒十分鐘就看完了。據說這是因為它是一座基督教教堂,所以沒有像天主教教堂一般有華麗的彩繪玻璃和聖壇。
我們在這裡花了很多的時間在與廣角和背光奮戰,只為了與鐘樓合照。
接著我們爬上與聖彼得教堂比鄰的林德霍夫(Lindenhof)山丘。這裡曾是古羅馬時代的海關,還留有城牆的遺址。現在則已經變成一個公園,有著可以眺望利馬特河沿岸的好視野。
陽光下的利馬特河呈現美麗澄澈的碧綠色澤,這正是我幻想中琉森的Reuss河該有的琉璃般的風采,沒想到是在蘇黎世見到了。河岸旁是櫛比鱗次的建築,也可遙望蘇黎世著名的地標,比如左前方新教教會的尖頂及右手邊蘇黎世大教堂的雙塔。
再度挑戰了背光拍照並稍微停留感受了一下公園的幽靜氛圍後,我們離開林德霍夫山丘往第二座教堂:聖母大教堂邁進。
聖母大教堂建於853年,最初是作為女子修道院而得名。Tiffany藍色的哥德尖塔相當惹眼,教堂內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它的彩繪玻璃窗。
這裡的彩繪玻璃是我覺得是這趟旅行中所有看過的之中最美麗的一個。主堂的三面窗是俄國藝術家夏卡爾的所設計,不同於一般彩繪玻璃的圖案是由色塊拼成,這三面窗就像是在整塊玻璃上塗抹上水彩畫出來的一樣。
 |
這三面窗的背面就是夏卡爾的名作,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Orz |
在蘇黎世最大的管風琴背後也有一面彩繪玻璃窗,這是屬於瑞士藝術家Augusto Giacometti的創作。
位於南面高處的玫瑰窗是我最喜歡的一面,同樣也是出自夏卡爾之手,藍中帶紫的色調,有種神秘而高雅的氛圍。
彩繪玻璃最美麗的一刻,就是在陽光穿過玻璃透出,色塊組成的圖案像是被賦予生命般鮮活起來的時候。置身於這光線和色彩共舞的空間之中,真的會讓人目不轉睛,有種想哭的衝動。
會想哭是因為館內禁止攝影,這麼美麗的景色卻不能及紀錄下來,我感覺到我掛在脖子上的相機在哭泣。也許是感受到大家心中的殘念,這裡的櫃檯貼心的販售了館內彩繪玻璃的明信片可以趁機削你一筆買回去做紀念。
第三座知名的教堂:蘇黎世大教堂隔著利馬特河與聖母大教堂相望,據說中世紀時這兩間修道院教堂可是屬於競爭關係的。
 |
這個騎馬的銅像是蘇黎世的第一任市長Rudolf Brun |
過橋時欣賞到的風光是我對蘇黎世留下最美麗的印象。碧綠色河水的波光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雪白天鵝徜徉其中,時而有時髦遊艇駛過。再搭配上背景的藍天白雲及沿岸整齊排列的歐式建築,美景讓人留連再三。
蘇黎世大教堂是羅曼式風格的建築,高聳的雙塔是它最為醒目的特點。內部有相當華麗的管風琴和各式名家設計的彩繪玻璃窗,可惜裡面同樣也是禁止攝影的。( 蘇黎世人好小氣 >”< )
最後要參觀的是在蘇黎世大教堂旁,位於河畔的水教堂。這個教堂古時曾是異教徒集會之所,還是基督教聖徒Felix和Regula被羅馬總督迫害處死的地方,後來已被已經改建成蘇黎世第一座公立圖書館。
門前有Ulrich Zwingli的雕像,他是一位力抗陳腐天主舊教,而推動基督教新教的宗教改革家。
水教堂裡面雖小,但彩繪玻璃和管風琴可是一樣不少。連續兩間教堂被禁止拍照心情鬱悶的我們在這裡總算可以拍個夠了。
往下走還有個地窖,據說存放了異教徒集會之所中心的石頭。我們看不懂門道,只覺得好像在看十三行文化出土遺跡,倒是還看到了類似墓穴的東西。
教堂樓上通往圖書館,我們還在二樓看到了管風琴中間的演奏區域的真面目,演奏席看起來真像國小音樂老師上課用的風琴。
參觀完水教堂我們的景點行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就進入到下午茶及購物行程囉。
離開之前經過利馬特河畔,看著到湖上的天鵝跳著水上芭蕾,Swan song的歌詞突然湧現我腦海 :
♪ほんとうに終わりなの 君はコクリ頷く
桟橋の端に立ち 手を振っていたけど …♪
ほんとうにもう終わりだよ…
從二月規劃至今每天心心念念期待的歐洲之行就要畫下句點了,真的是相當的感傷與不捨啊。
不過正因為快結束了,所以剩下的時光變得更加珍貴,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珍惜!
接下來就是我們最期待的行程:到知名巧克力店Sprüngli在蘇黎世最大的分店吃下午茶。
這間分店就位於班霍夫大街上,右半邊是巧克力商店,左半邊則是cafe。有分室內和室外的座位,我們本來想坐戶外的位子一圓第一天在慕尼黑時”在露天座位吃下午茶”的心願,可惜戶外的位子真的是很熱門,always是客滿的。
會特別選這家店吃下午茶還有一個目標:人稱瑞士馬卡龍的小盧森堡(Luxemburgerli)。
小盧森堡的原料其實和馬卡龍差不多,一樣是蛋白霜和杏仁粉打發的小圓餅,中間夾有餡料。不同之處在於小盧森堡的size較小,餅皮比馬卡龍更來得蓬鬆,內餡的奶油則沒有馬卡龍那般甜膩。但共通點都是要價不斐的昂貴小點心,因此我們決定先來刺探敵情,吃吃看它有沒有買回台灣的價值。
櫥窗裡的擺著各種各樣不同的口味的小盧森堡,一個要價CHF 1.2,我們各選了一兩個來嘗嘗。另外鹹點的部分我點了一個蛋點心(CHF 5.5),安吉則點了燻鮭魚塔(CHF 8),還各點了白桃茶(CHF 4.8)和冰拿鐵(CHF 7)做飲料。
精緻可愛的小盧森堡光是用看的就秀色可餐。
我選了紅色的苺果味和金色的香檳味,金色餅皮泛著閃閃珠光,美到讓人捨不得吃啊。
小小一個硬是把它分做四等份來吃,咬了一口…鬆軟不黏牙,甜而不膩口。
由甜打頭陣,接著發散出或是香檳的芬芳抑或莓果的酸甜,最後以濃醇的奶油味包裹收斂,是相當高雅而多層次的滋味。
悠閒的午後,坐在歐洲的甜點店裡,一小口小盧森堡配上一口清甜的白桃茶…
這就是人生啊!!
鹹點的表現也都相當美味。就連附的氣泡水都是我們此行喝到唯一不酸也沒怪味的高級氣泡水。這一餐雖然出走了不少瑞郎帥哥,但可以說是花得相當心甘情願的。
 |
隔壁桌的老夫婦很nice在我們坐下不知所措的時候,告訴我們等會服務生會來點餐。
還幫我們翻譯了看不懂的德文菜單,真是感謝他們。 |
吃完下午茶是時候該踏上回程,並且沿路收割剛剛瞄準好的土產目標了。
 |
蘇黎世市區的莫凡彼飯店,我們搭接駁車時差點搭成這一家分店的 |
走了一段時間之後,奇怪怎麼都沒看到剛剛走過的店…才驚覺我們竟然走反了。
不知道是剛剛吃太爽還是怎樣…居然轉錯邊往火車站相反的方向走。
雖然說因此在路上的一家書店買到一些比專賣店還要便宜許多的紀念品,但這一來一往還真是耽擱了不少時間。
回程快狠準的下手了Sprüngli小盧森堡,Läderach手工巧克力,瑞士蓮巧克力,Villa Ginia民宿女主人給我們泡的Caotina巧克力及一些超市小點心…最後功德圓滿的回到蘇黎世中央火車站。
此時時間是下午2點50,差不多是時候坐車到蘇黎世機場站,可以悠閒的check in之後逛逛機場免稅店,等待5點5分的登機。
本以為劇情到了這裡,主線任務都已經跑完了,剩下應該就等著看破關動畫而已。
沒 想 到 此時居然冒出了一個影響是否能達成完美結局的重大支線!!!
…我們提著滿滿的戰利品來到車站的地下一樓取行李箱,從包包裡翻出鑰匙正要開鎖的時候……門怎麼是打開的…..
趕緊拉開門一看 幹!!裡面是空的!!!!!
我們倆霎時腦袋一片空白,這該不會是行李箱整個被幹走了吧!?
瑞士的治安不是很好嗎!?
同時我們來到記憶殿堂裡倒帶回去現場看了一下…
當時我們把大行李箱放平推了進去,接著把小行李箱使勁提起(安吉的行李箱雖小卻很精實的)嘿咻~丟進去以後…
呼~大功告成! 門一關拍拍屁股就走了……沒有上鎖的記憶!!
頓時腦袋裡繪出兩條結局路線:
Happy ending版本:
就像當年在清大停車場鑰匙忘了拔,機車就被拖到駐警隊保管一樣。(當時我很恨)
可能只是被拿去哪裡收起來了!!
Bad ending版本:
被小偷輕鬆幹走還不用橇鎖,鎖也沒壞,鑰匙也沒掉,東西不見找誰討?
連你有沒有真的東西不見都無法證明,只能GG了。
不管是哪個ending不趕快把接下來的劇情跑完是不會知道的。
於是我們趕緊往服務台跑,著急的和服務員敘述我們寄放了行李在locker裡,但它現在不見了!!
服務員一開始還以為我們是要找locker,搞懂以後才指著左前方說那邊有個luggage room,叫我們可以到那邊問看看。
一得到下一步的線索我們馬上往那個方向衝,結果到那裡一看:咦?這裡沒有看到像是放行李的房間啊? 再往外走就是一條長長的走廊,盡頭也沒看到有別的建築物。
怎麼回事?我們搞錯什麼了嗎??
趕緊又回到服務台想問清楚,結果剛剛還沒人的服務台此時居然出現了排隊隊伍…
一邊排隊,一邊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坐立不安。其實我們行李箱裡沒有什麼重要東西,最珍貴的大概就是德國買的那些土產和紀念品,但如果真的不見了還是很影響心情的。
輪到我們時又再請服務員指示一下luggage room到底在哪。此時排在旁邊的一位白髮老紳士,聽到我們的對話突然插嘴說:他等下也是要到那裡去,我們可以跟著他一起去。
此時在我們眼裡他就像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肯德基爺爺一樣QωQ
跟著肯德基爺爺(誤)走過去才知道原來出了站外還要繼續往前走一段才對 (我們剛剛走出去一點點就停了),luggage room是走廊邊上的一間辦公室。
來到這裡也要排隊,肯德基爺爺還人很好的讓著急的我們排在前面。和這裡的櫃檯再次描述了我們的行李放在locker裡卻不見了,並亮出我們的鑰匙。結果櫃檯人員還是跟我們說locker在地下一樓時我真的是有點要絕望了…
再次重申我們知道locker在哪,但是放在裡面的東西不見了。櫃檯才終於叫人到後面堆行李的地方查看,接下來的關鍵半分鐘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難熬,因為這應該是我們找到行李的最後希望了…
當我的大紫和安吉的小黑行李箱被推了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反應就像得到金鐘獎得主聽到發表的那一刻一樣:中啦!!!!!!!太好啦!!!!!
“你們沒把locker上鎖,所以被搬到這裡來保管了。你們很幸運。 ” 櫃檯人員如是說也。
啊幹 果然又是雞婆…喔不 果然瑞士是個治安很好的國家啊!!
向櫃檯和肯德基爺爺道謝之後,我們趕緊拖著失而復得的甜蜜負擔衝去搭車了。
我跟安吉一邊慶幸剛剛把要買的東西都先買了,現在直衝登機也來得及,一邊感嘆著臨走之前來上這齣是要增加我寫遊記時的精采度嗎? 就結果論而言,至少東西都沒丟沒少,過程的酸甜苦辣都是幫這趟旅程增色的調味料啊!
 |
失而復得的行李們此時看來分外可愛 |
 |
我的行李比起來時才增加了0.8公斤 |
 |
安吉的精實小行李果然比我重XDDD |
來到登機口時大概是下午4點20,離登機還有半小時。
正好另一團夥伴也來會合了,大家互相欣賞了對方的戰利品,看來都收穫頗豐。和我們不同的是,他們走的是悠閒路線,除了逛街購物之外,還跑到百貨公司上面吃早餐,彈鋼琴。
在機場的商店我終於找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冰酒。
冰酒是以冰凍葡萄釀製而成的酒,由於葡萄裡的水分凍結成冰,因此榨出的原汁比一般來得更濃醇。但因此要釀製出同等份量的酒也會需要比一般還要大量的葡萄才可以,因其如此珍貴而有”液體黃金”之稱。
冰酒中最有名的就是德國冰酒和加拿大冰酒。本來這次是想買當地德國冰酒,可惜機場這裡只有賣加拿大的,一瓶要價CHF 91.9…果然是黃金般的高價啊。
搭上小飛機告別了瑞士,機上點心又是三明治。
回程在阿姆斯特丹的轉機的時間比來時充裕許多,所以大家終於可以逛逛這裡的大商場,花掉剩下的歐元。
晚間8點40,從阿姆斯特丹飛往臺灣的飛機起飛了。我們也正式離開待了9天的歐洲大陸。
又是漫長11個小時的飛行。
吃了兩餐比清大小吃部還ㄆㄨㄣ的飛機餐…看完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因為忘記把眼鏡放到隨身行李所以飛到一半隱形眼鏡就乾到掉出來變成瞎子…然後最好運的就是,回程完全沒有失眠的困擾,一路睡得不省人事。
3/16下午2點40回到桃園國際機場,我又要坐高鐵直奔回高雄了。台灣的天氣不是一般般熱,好擔心小盧森堡和巧克力會壞掉或融化,幸好有從Läderach要來的保冷袋。
回家把戰利品一字排開,以九天十夜的長度來說我真的是沒買什麼東西。
大部分都是吃吃喝喝的:德國的花草茶,軟糖,發泡錠,瑞士的巧克力,小盧森堡,給kenshinn的瑞士糖,機場的加拿大冰酒。
唯一的紀念品就是少女峰明信片,磁鐵和買給我妹的拜仁慕尼黑帽子。
 |
德國區 |
 |
瑞士區 |
洗去一身疲憊之後,坐到沙發上和家人一起分享來自遠方的美味。
一口超甜的濃郁冰酒,一口小盧森堡,一口芬芳花草茶,一口手工巧克力,好像又回到在歐洲旅遊的那段時光…
慕尼黑驚豔歐洲的第一天
寧芬堡悠閒散步的第二天
福森如行屍走肉的第三天
天鵝堡細雨濛濛的第四天
琉森市宜古宜今的第五天
少女峰壯闊瑰麗的第六天
策馬特拓荒冒險的第七天
義語區古樸美麗的第八天
蘇黎世完美句點的第九天
九天十一夜的旅行在此畫上休止符。
感謝旅伴們一路扶持與包容,也許過程中有些意見相左,但在時間河流沖刷下最終只會留下那些堅固而美好的回憶。
冒險者之歌尾聲已歇。
然而冒險者之心卻仍舊蟄伏,等待著下一趟旅程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