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十日冒險者之歌 第五樂章 : 旅行的意義

2013/6/11

旅程已經進行到一半。
我們跟德國say goodbye,來到人稱歐洲最美麗的國家 – 瑞士。

行前規劃的時候就發現到一個事實 : 瑞士在歐洲是一個相對高消費的國家。我們預估這趟總花費大概台幣9萬元,扣掉4萬塊機票,剩下五萬就是兩個國家的食宿交通基本開銷。
然而德國部分的四天連購物的錢都算進去總共也才沽1萬元,也就是說剩下4萬塊都是花在瑞士的五天啊。
會沽這麼多主要是因為瑞士交通貴、住宿貴、餐廳貴、連紀念品都比較貴。(尤其少女峰一帶的交通就占了不少扣打) 於是排行程時德國每天都是闊氣大爺去餐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瑞士卻拮据到好幾餐都只排了超市或泡麵。
因此當行程進入到瑞士,我們直呼:苦日子要來了!

話說回頭,以昨晚的夜訪卡貝爾橋為開端,今天的琉森一日遊將去拜訪這個城市更多著名的景點。

Hotel Alpha的早餐是歐洲飯店基本款的火腿、起司、沙拉、穀片,跟昨天福森四星級飯店的豪華早餐當然不能比較。唯一比較特別的是他們把水煮蛋的外殼漆的跟彩蛋一樣,雖然對口味沒有加分,但看了心情還滿好的哈哈。

吃完早餐再度來到卡貝爾橋。今天天氣仍然不太好,早上剛下過雨,此時天空依舊烏雲密佈。

陰慘慘的天空下Reuss河呈現墨綠色,卡貝爾橋在沒有了夜色的妝點又無陽光的加持後,看起來有點索然無味。


旁邊的耶穌會教堂是全瑞士的第一座大型巴洛克式的教堂,裡頭有著巴洛克式經典的圓頂和天花板壁畫。
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它那華麗的浮雕裝飾…還是粉紅色的。

有幾個學生在教堂裡寫生,偷拍了一下他們畫的東西。

從教堂走出來驚喜的發現天空有部分的雲散開了,露出了一小片久違的藍天。

藍天下的Reuss河也漸漸呈現琉璃般通透的碧綠色,同樣的景色比起剛剛陰天時變得美的多了。

這是個好的開端,我們決定先進車站買swiss pass。想要等雲整個散開,太陽出來後再繼續遊覽。

車站旁有一家很大的通訊行,為了找我的相機記憶卡先進去逛了逛。

在展示櫃的一角發現了自家的New One。Ziv還跟店員做了一下市調,結論是hTC在歐洲實在不太行啊~宣傳非常不足。

Swiss pass可在琉森火車站地下一樓的票務中心買到。票務中心旁邊有兌換外幣的地方,正好男生們想去把一些歐元換成瑞郎,於是分頭行動女生先去排隊買票。

排到一半Angie說想去洗手間,留下我和Winnie。隊伍漸漸前進中,由於公費在Ziv那兒,Winnie只好也離隊跑去找Ziv拿。
此時剩我一人在隊伍裡有點焦慮,只希望前面的人弄久一點爭取時間等他們回來。 
此時莫非定律似的隊伍突然前進的飛快…然後,就輪到我了…只好尷尬的請後面的人先補上,幸好補了一兩個人後就看到錢包夥伴們趕過來。


我們買了Swiss pass 4 days的票。
有了它就可以搭乘瑞士境內大部份的交通工具,除了一些特殊區段(如上少女峰的纜車)不適用,但也會有對應折扣。
票務員看我們多人建議我們買團體折扣票(Swiss saver pass):三人同行一張票CHF693,也就是一人一天台幣1700多塊。
雖然已經是優惠許多,但跟德國邦票一人一天只要10幾歐的票價比起來真的是天壤之別。

我在這裡的電器商店買到了記憶卡。
因為不想再重溫相機容量不足的惡夢,我買了一張32G C10的SanDisk SD卡,花了CHF39.95 (約台幣1200),其實跟在臺灣買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貴。
回到大街上後發現天空還是老樣子,雲很多。沒辦法…看來我們跟琉森的陽光無緣了。
下一個點要去的就是那大老遠就可以看到,非常醒目的哥德式雙塔建築:霍夫教堂。

朝霍夫前進的路上遇到一個超強的街頭藝術家正在作畫 。長長的畫布上有冰河歷險記和史瑞克的角色配上美麗的風景作為背景,色彩之繽紛,筆觸之細膩,簡直像印刷出來的一樣。

繞過琉森湖時引起我們注意的還有帥氣的遊湖艇。走近發現船上有餐桌時差點想拋棄起司鍋改成遊湖+船上午餐了。

(後來才知道持Swiss pass可免費遊湖,真應該要坐一下的!)

來到霍夫教堂門前時,階梯上不知為何的坐滿一群人擋住了門口。幸好等到12點鐘響,這群人就陸續離去了。

霍夫教堂的外觀雖有著哥德式的雙塔,但由於經過火災重建,大部分的建築已改成文藝復興的古典、理性、對稱、講求比例和強調柱式的風格。

教堂後方17世紀所建,由4950隻銅管組成的管風琴也是這裡的特色之一。


教堂逛了一圈後,一些人就坐下來休息了,只剩Angie還在東拍西拍。我便也無聊地繼續在教堂裡到處走走看看。

這個教堂的左方有個充滿童趣的小角落,桌椅上放著一些童書、色鉛筆還有一本空白畫本。
翻了翻裡面好多塗鴉,其中還有日本人留下來的畫。看看大家似乎還沒有要走的意思,我便坐了下來開始在畫本上亂塗鴉。
一會兒都沒聽到動靜後開始覺得奇怪 :  “還沒有要走嗎? 大家是想在這教堂待多久啊? ”

起身走回中間座位區想催催大家,卻發現…欸!? 人咧!??
在教堂繞了一圈…靠  大家都不見了!!!!!!

趕緊走出教堂,門口也沒有看到人…當時我真是整個心都涼了,難道我在歐洲被丟包了嗎!?

往前走到樓梯下一層的地方才發現他們在這裡的草地開心的拍著沙龍照@$#%…

下一個景點是垂死獅子像,事前對這個點是滿不期不待的。網路上看到的照片感覺就是普通的石壁雕刻,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


這座石像是出自丹麥藝術家巴特爾 • 托瓦爾森之手,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時英勇作戰而犧牲的瑞士傭兵而作。
雄獅的身軀被箭所射穿,帶著痛苦而悲傷的表情趴伏著。旁邊的盾牌上有著瑞士十字徽和法國王室的鳶尾徽,象徵當時為法國皇室僱傭的瑞士傭兵。

親眼看到時感覺到看照片無法比擬的震撼,石雕非常的巨大宏偉,石獅的垂死無力的身軀栩栩如生,表情透出一股壯烈與哀慟。在石壁上的刻文和一池碧水的襯托下,真有如史詩電影定格的最後一幕。
馬克吐溫盛讚它是最世界上最令人動容的石像,所言不虛。

在這裡自拍的時候,一個好心的外國大叔經過表示可以幫我拍照,大概以為我只有一個人所以只能自拍。難得有大合照的機會,我趕緊把大家全都叫了過來。外國人大概不能理解我們這種明明是一群人出來還愛自拍的心理吧XD


接著就是午餐時間囉,這將是我們進入克難狀態前的最後一頓大餐。這餐是Becker請客,我們要去吃瑞士最有名,但吃過的人都不推的…起司鍋XDDDD
聽起來好像頗自虐,但是都來到瑞士了,沒有親口嘗過起司鍋到底有多難吃怎能甘心對吧!

餐廳選了這家Stadtkiller,是網路上滿多人推薦的一家。它的建築外牆的壁畫相當有特色,中午和晚上的時段餐廳內還會有表演秀。

我們點的都是瑞士的特色料理:起司鍋、炸肉鍋、軟刮乳酪、本店特有的香腸馬鈴薯以及各自的飲料,總共吃了CHF 175。
軟刮乳酪和香腸馬鈴薯都還滿中規中矩的好吃,但沒有特別的comment,因為我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還是集中在起司鍋和炸肉鍋上。

起司鍋搭配的是麵包塊,將麵包塊浸入熱呼呼的起司海洋裡,翻滾包裹一層均勻的乳黃外衣後再將它拿起,依依不捨的牽絲真是最誘人的畫面。
吃到嘴巴裡後除了起司香還有另一種熟悉的氣味…啊 是酒香,這家的起司裡加了酒! 帶點微苦的餘韻讓濃郁起司不那麼容易膩味,多了一分層次感。
整體來講說不上超好吃,但沒有網路上人家說的糟糕,我們吃的還滿開心的。

炸肉鍋也是瑞士的特色料理之一。
首先端上來一盤生肉和各式佐料,將條狀的生肉放入燒得滾燙的小油鍋中,就會聽到悅耳的滋滋聲,放置一會兒等肉炸熟後再配上佐料食用。
這道其實也是趣味優於滋味。因為…就是單純的炸熟,吃肉的原味,實在也沒什麼特別的了。
吃到最後大家開始亂搭,先是把薯條丟起司鍋,發現比麵包還好吃(是起司薯條)!!
然後把炸肉丟起司鍋…嗯…微妙。
最後把麵包和薯條串一起丟炸肉鍋…哇靠,變得超油的XD


吃飽喝足後我們在附近的商店小逛了一下。
琉森的街道充滿各種風情,有時尚現代感的一面,比方說沿途新穎的眼鏡行、通訊行、鐘錶店、巧克力店甚至情趣用品店…

也有古色古香的一面,比如賣古董相機鏡頭、手工皮件的店,老城區的歷史建築、壁畫、雕等等…。

 

Winnie在超市買了瑞士三角巧克力,準備帶去策馬特和馬特洪峰本尊做個對比XD

我買了有瑞士國飲之稱的Rivella,它是一種從牛奶中提煉的乳清所製成的飲料。乳清飲料聽起來不是超特別的嗎!? 光聽名字實在很好奇它是個什麼樣的味道,行前就一直想說要買來喝。

它有三種顏色的包裝不同口味,我隨便拿了一種嘗鮮。
期待的喝下一口…欸這不就是氣泡飲料嗎!? 完全沒有牛奶味,喝起來就像雪碧或七喜… 好失望喔。

買完東西我們繼續走到另一座有名的廊橋 : 斯普洛耶橋,又稱磨坊橋。

這座橋沒有卡貝爾橋來得長,只有短短80公尺。樑上的三角版畫也是以黑死病為主題,名為死亡之舞 – 描繪各個階級的人在死神面前人人平等。

走過斯普洛耶橋,我們在琉森的行程也差不多結束了。
下一站就將是這趟旅行的高潮 – 少女峰囉!!!

去少女峰的遊客通常會選擇住在山腳下的茵特拉根(Interlaken)或是山腰的格林德瓦(Grindelwald)先住一晚適應高度,避免直接上到三千多公尺的少女峰時會因為身體不適應而產生高山症。

我們今天就會從琉森搭黃金列車到茵特拉根,再換車到格林德瓦待上一晚。


在車站看到了傳說中的瑞士國鐵鐘,紅色圓頭的秒針會花59秒掃完一圈,然後在整點停頓一秒,接著分針前進一格後秒針才又繼續動。象徵著 “人生努力了59秒後,應該給自己一秒休息一下” 的寓意。

很有趣一個設計,並且此刻我們人生休息的這一秒正在瑞士度過呢,多麼幸運!

幫Angie把行李箱放上去的Kevin看著行李箱說了一句 : “Angie你變胖了。”  XDDDD


從琉森前往格林德瓦需時三個小時,這段車程雖然要花不少時間卻完全不會讓人覺得難熬。

沿途的景色實在是太漂亮了,讓人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會有人會說瑞士是最美麗的國家。一路上大家相機不離手,一直對著窗外拍拍拍拍個不停。

車窗外的世界真的就像是童話股市裡描述的一樣,翠綠的草地、寧靜的湖面、連綿起伏的小山丘、可愛的小木屋、漫步吃草的牛羊… 讓人不禁幻想起自己如果住在這樣的小村莊,會是過著怎樣悠遊自在的生活。

在茵特拉根換車的過程中發生了一段汗水與淚水、友情與勇氣交織的感人故事(?)

前往格林德瓦的列車在對面的月台,因此我們到了這站後必須拖著行李下樓經過地下通道後上到另一側。

我們下一班車要搭的列車很有趣,它的目的地有兩個 : 一個是我們要去的格林德瓦,另一個則是勞特布魯嫩(Lauterbrunnen)。列車會在中點站Zweilütschinen分開,變成前後兩段往不同方向行駛,所以要是坐錯車廂就會被載到完全反方向的地方去了。

觀察了一下車外顯示的終點站,嗯~ 我們應該坐後半的車廂。

找了位子正要坐下來時,Winnie突然驚覺:咦? 她的相機不在身上?
……好像留在前一台車上忘記帶下來了!!!?!?!

轉頭一看,那台車還停在對面的月台上,她立刻二話不說的衝了回去。
同時我和安吉也跑出去想找站務員幫忙,看看能否通知那台車上的人幫忙尋找或保留失物。
一看人遠在前半段車廂,我們倆幾乎是用跑百米的速度飛奔過去。
說明情形後,站務員看了看手錶後對我們說 : ” 對面那台車已經差不多要走了,這班車再兩分鐘也就要開囉! 你們先上車然後到下一個火車站再找櫃台聯絡吧。”
我們一聽大驚趕緊又往回衝,一到後面車廂的門口就看到男生們一人提著兩個行李箱正要下車。原來Winnie還沒回來,他們想說先把行李拿下來,如果來不及的話大家共進退一起等下一班車。
於是我們倆也接手把行李箱接力搬下車,就在這個moment,一個轉身正好看到Winnie的身影出現在樓梯口。
“Winnie回來啦!! 快快快快回去車上!!!!!”
大家連忙又掉頭把行李搬上車。
最後總算是safe的全員趕上車,大家癱坐下來,都還氣喘吁吁驚魂未定,剛剛短短數分鐘內彷彿上演了一場充滿了青春、熱血、汗水與奔跑的友情小劇場一般。

還好相機也失而復得,據說Winnie跑回去原本座位居然沒看到,就在她急得來來回回的找時被原本同車廂的人認出並叫住,原來他們看到她相機忘了拿就先幫忙保管起來了。

幸好瑞士治安不錯,遇到同車廂的也都是好人,不然相機找不回來真的會哭死。
畢竟珍貴的不是相機本身的價值,而是裡面裝著的旅行回憶啊 。
Ziv說 : “這種經歷也是旅行的一部分啊! 沒有冒險就沒有旅行的意義了。”
我說 : “有驚無險才是旅行的意義啊。
如果結局是沒找回來又趕不上車,那就不是旅行的意義而是旅行的悲劇了。”


經歷這場有驚無險的小風波後,我們在晚上七點左右順利抵達格林德瓦。
今晚住宿的飯店是位於車站斜對面的Hotel Wolter。
其實本來想住的是一家網友大推、溫馨實惠的公寓型民宿Haberdarre,可惜我們行程改了又改就是無法match到它有空房的時間。而其他hotel不是價格太高,就是距車站太遠。最後綜合CP值的考量下選了這家hotel的連通房加床。
所謂連通房,就是兩個房間中間有一間共用的浴廁連接,可以算是一種兩房一衛的家庭式套房。但有點尷尬的是 : 浴廁的門不能從內部鎖,外面的人隨時可以打開。所以兩邊洗澡要講好,上廁所也要先敲門,不然就會發生很驚悚的事情XDDDD

兩間的陽台也可以像這樣互通有無。

陽台望出去的view還算不錯,至於房間內部的設備就乏善可陳了。
(甚至沒有人有留下房間內部的照片XD)

安置好行李後出門覓食去。

格林德瓦是一個彷彿世外桃源般的小鎮,被高聳的雪山所包圍。山上雲霧裊繞,山下則是一片綠油油的丘陵地,小房子錯落其中。此時正值傍晚,夕陽餘暉中的格林德瓦更有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

晚餐我們本來打算在超市買烤雞吃,然而超市居然七點就關門了。無奈下只好繼續走走看看還有什麼可以吃(吃得起)的,最後在價格考量下選了一家賣漢堡的餐廳。

我點了一個CHF 11的豬肉堡,台幣三百多塊的價格就只有漢堡加薯條,連個沙拉濃湯都沒有。

只能”吃個堡”,無法”吃個飽”…

這天的結尾我們在夜色中散步回飯店,由於六個人要輪一間浴室,等大家都洗完澡也差不多該睡了。好好儲備體力才能面對明天的少女峰攻頂和健行啊!

瑞士第二天,今天我總算沒有弄丟東西了!

可喜可賀。

發表迴響